阳光照耀,一块空地上,一群人围坐在一起,一场“书记院坝协商会”正在热热闹闹地进行……今年以来,为了更好解决群众身边的细事琐事,云南省祥云县在全县开展“书记院坝(楼宇)协商会”,通过书记抓、抓书记,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增强群众幸福感。
如何办好民生实事,各地都需因地制宜找出恰当的载体和最优的途径。到一线去、到群众中去,无疑是最优选择。把“书记院坝协商会”作为承载平台,就是以基层各级党组织书记为主体,用有力地组织体系、有效方法措施、完善的考评机制协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从而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问题表现在基层、矛盾产生在基层。只有深入一线调查研究,联系群众集思广益,方能找到答案、获得最优的解题思路。会前,党组织书记和党员干部通过日常走访收集群众意见,针对征集的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分析研判,确定“书记院坝(楼宇)协商会”议题。整个过程既是调查研究的过程,也是集思广益的过程,因为在协商会上既要出题、又要提前入手准备答案。
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基层各级党组织书记带头参加“院坝协商会”,深入一线知民情、解民忧、纾民困,将在广大党员干部中起到较强的示范带动效应。每轮会议,召集辖区内尽可能多的居民参与“书记院坝(楼宇)协商会”,面对面解答群众疑难,能现场答办的现场办,不能现场答办的,将其作为下次协商的储备议题。这个过程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党员和群众参与其中,也会推动基层各级党组织更好地为群众共实事。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一贯作风。各级基层党组织书记是党的大政方针宣传者、惠民政策执行者和亲民作风示范者,依托院坝协商会,走到群众身边、倾听群众呼声、解决民生难题,不仅拉近了干群“心”距离,也掀开了为民服务“新”篇章。截至目前,当地已召开县、镇、村、组四级“书记院坝(楼宇)协商会”400余场,协商解决问题700余个。
到群众中寻找民生问题“最优解”,是把访民情、集民智、纾民困完美地融为一体,也为各级基层党组织书记开辟了一条密切干群关系、增进民生福祉的最优选项。(杨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