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从厚到薄的辩证法

2021-12-16 17:35:25    光明网

记得小时候读书的时候,老师就说过这样的道理:读书是一个从薄变厚、又从厚变薄的过程。

从薄变厚反映了对事情的认识,从少到多、从浅到深的过程。比如,刚开始看到一个成语就是干巴巴的四个字,慢慢了解多了,才知道这四个字背后的故事,了解到这个故事的背景,了解到它带给人的多方面启示,知道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它,所以一个成语也可能写出一本厚厚的书。一个成语如此,两个成语如此,慢慢积累而至成千上万。这也是变厚的过程。

一个定理,一个公式,刚学的时候,只是知道它的典型用法,就像知道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一样。慢慢地知道了它有很多变形,知道它在不同条件下的应用,也知道了更多的经验参数,总之,一个定理、一个公式的应用就可以写一本厚厚的书。

打仗也是一样,刚开始不知道怎么打仗,被迫在游泳中学习游泳,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一仗、两仗、三仗,逐渐积累起来,战例越来越多,战争的经验越来越丰富,积三年五年、十年八年,身经百战,就从一个战争的门外汉成为一个行家里手。谈起战争,往往就可以口若悬河,就可以写出厚厚的战例集、回忆录。

学习武术也是一样,各种擒拿技术,也是一个招式一个招式积累出来的。面对对手出拳、出掌、用肘、用脚,抓肩、抓手、抓头发,皆有应对之法。逐步从刚开始的一个门外汉,成为一个技术全面、经验丰富的习练者。

由厚变薄,是因为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随着认识的不断丰富,能够从更高的层次上、更深刻的本质上去把握一个事物。这个时候常常就可以用“一言以蔽之”“总而言之”“万变不离其宗”来概括它,用更具一般性的规律来描述它,也可以更精妙地应用它。

还是以上边对战争的认识来说,经过战争的实践,经过调查研究,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16字游击战方针。又经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几十年革命武装斗争的经验积累,毛泽东同志又提出了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对于军事斗争规律的认识又从厚变成了薄。因此,从厚变薄的过程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过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就武术擒拿法来说,学习锻炼多了,也可以用一句话进行概括,那就是反关节制敌,就是利用其所不能而制之,就是“强人所难”。

从薄到厚,再从厚到薄,是一个必经的过程。想越过从薄到厚而直接到薄是不可能的,但是遵守科学的原则,有着不断总结的主观意识,则可以加快这个进程,缩短这个进程。

类似的,做事情也是一个从少到多,又从多变少的过程。做事情为什么是从少到多呢?因为我们在刚刚接触一个部门、一个领域的时候,并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以及怎样做。有所作为的人总是试图去找事情干,他们满怀着好奇心、求知欲、作为感,试图从自己接触的一切人当中找到自己工作的知音,试图从一切工作领域找到和自己的交集,试图从一切资源中找到自己可借助的支持,就会发现很多事情其实是可以做、能够做的,结果事情就会越做越多。

但是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干着干着就会觉得事情多得有点儿背不动了,力不从心了,同时干着干着也逐渐摸透了工作的道道,知道了水深水浅、道远道近、孰轻孰重,知道了哪些事不是自己职责范围的事情,哪些事情是当前不具备做成的条件的,同时哪些事情是可以合并同类项、可以化繁为简、可以一步到位的,结果事情又会适当变少。

书从厚变薄了,是认识深化了,不是知识变少了。事从多变少了,是对工作把握更精准了,不是懈怠了。

作者:祁金利,中共北京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副部长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以学促富”,绘好乡村振兴同心圆
下一篇:预约选调生成长“春暖花开”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