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没有真实评价哪来网购繁荣

2021-12-16 17:16:27    北京日报

电商购物节不断,快递包裹扎堆,而在琳琅满目的包裹中,一张小卡片高度相似——“给好评即刻返现×元”。

不知何时起,“索要好评”成为电商标配,方式有红包诱惑、短信轰炸、人情攻势等。一来二去,网购平台上,有图有视频却不见得一定有真相;线下店铺里,排名靠前、美誉度高者,往往离不开以优惠换五星的套路。与此同时,因为一句差评而被店家骚扰到爆的案例亦不时发生。一边是强势“刷好评”,一边是全力“铲差评”,甚至还催生了“职业差评师”这么个扭曲行当,种种灰色交易搞得评价生态乌烟瘴气。许多人不由感叹:网购刚兴起时,商品评价里好、差评各占半壁江山,如今却是差评难寻觅、好评“烂大街”了。

以好中差评为代表的评价机制,底层逻辑是“金碑银碑不如消费者口碑”的朴素道理。触屏下单、云端探店,总抵不过线下的实际触感,而评价里的文字介绍、图片展示、视频呈现,以及构筑其上的店铺评分等,就成为用户决策的重要依据。某种程度上,正是“用户优先”的评价机制,搭配“七天无理由退货”“运费险”等日益完善的保障机制,有效弥补了电子商务的“先天不足”。但眼下,虚假好评与恶意差评齐飞,商品评价偏离真实轨道、失去参考价值,无疑是在放大电商之弊而消解其利,长此以往就是在自毁长城。

伴随技术进步,电子商务花样翻新,但无论何时,拥有一套自由而真实的评价体系都是必须坚守的底线。评价现状的混乱,很难仅归咎于几家店铺恶意营销,或是几位用户贪小便宜、抹不开面子,而必须从整体生态与规则构建探寻解决之道。事实说明,如若规则与管理过于粗疏,必然会留下牟利钻营的空间。作为规则的设计者、维护者、监督者,平台方绝不能“把头埋进沙子当鸵鸟”,更不能乐见虚假繁荣而“选择性失明”。对于虚假好评不妨提供举报渠道,为店铺打上“刷单嫌疑”标签直至下架;对于恶意差评,则坚持处罚到人。直面问题、优化规则,才能既兼顾公平又注重可信,保护用户不受虚假好评欺骗,也保护商家免受恶意差评困扰。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网购前先看评价,仍是许多用户的习惯,不能逼着人们练就火眼金睛,从遍地滤镜的好评里挖“雷”避坑。激浊扬清挤出评价体系的水分,才能让网购生态健康起来。(胡宇齐)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保持经济发展稳中求进的战略定力
下一篇:《一起向未来》传唱的是市民心声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