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高价种植牙不该成为“啃不动的硬骨头”

2021-12-16 11:42:17    人民网

“不看牙,牙疼;看完牙,心疼。”“如果种全口牙,相当于在县城买套房。”提起种植牙,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贵。种植一颗牙动辄一两万元,且不纳入医保报销,令不少患者感觉压力很大。

所谓种植牙,就是将纯钛金属制成的种植体(人工牙根),植入缺牙部位的牙槽骨内,当骨结合完成后,于其上方安放相匹配的人工牙冠。由于可以获得与天然牙功能、结构及外形十分相似的修复效果,受到患者青睐。

人们不禁要问:种植牙虽好,但为何那么贵?有没有降价空间?

据专业机构分析,种植牙最大的支出就是种植体——单个人工牙根价格在3500元-12000元之间,占整体费用的50%。在高昂价格的背后,某些“玄机”耐人寻味。据说,“近万元一颗的进口种植体,将近一半费用用于‘铺市场’”,就连厂商人士都认为“牙耗材价格背离真实价值”。这之中,难掩巨额的“推广费用”甚至“灰色公关”。如此高的“隐性成本”却要实实在在地由患者买单,这么大的“水分”实在应该挤一挤。

此外,种植牙属于医疗服务,流程复杂,技术要求高,要由富有经验的专业医生操作,患者要多次就诊,医生的人力成本不低。简言之,这部分收费的标准需要有关部门科学严格规范。

面对高昂的种植牙支出,有人呼吁将其纳入医保,通过集中带量采购的方式挤压价格水分、减轻患者负担。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也提出相关建议,引发网友热议。上述愿望当然是好的,但现实也要考量。

一方面,医保的功能定位是“保基本”,医保基金必须考虑承受力以及支付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费用较高的种植牙并非缺牙修复的唯一方式。所以,国家医保局在回应人大代表的相关建议时表示,目前各地对眼镜、义齿、义眼等器具均不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同时,有关部门指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基金承受能力制定合理的支付标准。应当说,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也表现出因地制宜的灵活性。

事实上,面对广大群众渴望拥有更高质量的生活、越来越多人选择种植牙,有的地区已在探索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种植牙开销。此举虽然不涉及医保社会统筹基金“报销”,但活用个人账户资金,对引导种植牙价格回归合理区间仍具有导向意义。

办法总比困难多,种植牙耗材的降价空间明摆着,“降价是必然趋势”。充分的市场竞争不应存在价格垄断,广阔的市场需求是“以量换价”的基础。“进口品牌种植体价格是国产品牌的3倍”,更是对国产品牌迎头追赶的有力鞭策。

上万元的心脏支架已降至700多元,虚高的种植牙价格不该成为“啃不动的硬骨头”。( 蒋萌)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假“民主”之名分裂世界注定失败
下一篇:没想到“浓眉大眼”的星巴克也沦陷了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