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用制度“防火墙”切断亲属“腐败链”

2021-12-16 11:35:08    人民网

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数据显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今年以来已通报70多名领导干部涉家风问题。在这些领导干部腐败的背后,往往存在“贪内助”“衙内腐”甚至“全家腐”等内生问题。如何切断亲属“腐败链”、筑牢制度“防火墙”,成了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家风问题不可小觑。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不少领导干部不仅在前台大搞权钱交易,还纵容家属在幕后收钱敛财,子女也利用父母的影响力经商谋利、大发不义之财。有的领导干部将自己从政多年积累的“人脉”和“面子”,用在为子女非法牟利上;有的以腐败官员为轴心,夫妻联手,父子上阵,兄弟串通,七大姑八大姨共同敛财。可以说,家风家教出问题,领导干部就容易陷入违纪违法的“泥潭”。

家风问题不仅是道德问题,也是党性问题、纪律问题。正家风、明正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焦裕禄有“带头艰苦,不搞特殊”“工作上向先进看齐,生活条件跟差的比”的家训,早已成为儿女们的人生信条;谷文昌“清白持家、简朴本分、为民奉献”的家风,时至今日仍在当地干部群众中传颂。事实反复证明,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对领导干部来说,培育良好家风,必须严守纪律“底线”,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一方面,要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另一方面,要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更要如履薄冰,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任何时候都不能颠倒了公私、混淆了是非、模糊了义利、放纵了亲情。

“少数人靠觉悟,多数人靠制度”。营造“从严治家”的好家风,也需要拒腐防变的制度防线。党内法规形式对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将廉洁齐家列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党员领导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锲而不舍抓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把全面从严治党各项部署要求落地落实,才能以弘扬家庭美德为抓手筑起抵御贪腐的“防火墙”、树起清正廉洁的“风向标”。

“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对于党的领导干部而言,家风亦是作风、党风。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抵制歪风邪气,弘扬清风正气,家庭就会美满幸福,社会就能向上向善。(岚山)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五指成拳守护银发经济“一池活水”
下一篇:“他们”的热情,是冬奥会最好的名片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