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五指成拳守护银发经济“一池活水”

2021-12-16 11:34:30    人民网

据艾媒咨询调研数据,“2016-2020年间,中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持续上升,2020年已达5.4万亿元”。据电商平台数据,“银发族在2021年前三季度网购销量同比增长4.8倍”。数据表明,银发族已成为消费市场的重要增长动力,银发经济正在变得越来越有活力。但整体看我国银发经济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推动其更好更快发展,仍需各方投入更多精力,共同努力。

银发经济又被称作老年经济、老龄产业等,是由老年人市场需求增长带动而形成的产业,也指与老年人群有关的经济。根据预测,“十四五”时期,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规模。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生活幸福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指标,国家、社会和家庭都有责任为银发经济保驾护航;反过来,充分发掘老龄产业的社会效益,也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决策方针是行动的指南,大力培育和推动银发经济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历来高度重视老年人权益,针对养老的各项政策较为完善,中央、地方和各领域都有一以贯之的鼓励和扶持政策,产业基础良好。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印发,出台一揽子举措,着力解决老年人的“急难愁盼”问题,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动银发经济健康发展,重在解决老年用品及服务需求旺盛而供给不足的矛盾。尽管银发经济潜力巨大,但国内老龄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养老服务和老龄用品有效供给不足,老龄用品仅有2000余种。打通这一“瓶颈”,应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根据不同需求分类推进老龄产业发展。先搞清楚老年人要什么、缺什么,然后再细分市场提高产能,尽力满足老年人需求。例如,为老年人量身定做网购、旅游、疾病治疗等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推动银发经济健康发展,更要重视老年群体的情感诉求。辛苦半辈子,好容易盼来“既有钱又有闲”的退休生活,很多老人早已脱离单纯的物质需求,而对精神情感体验产生更高要求。关爱老人,除了“数字孝老”,代买年节礼物外,安排体检、旅游等必不可少,还要耐心陪伴,比如指导老人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帮助他们融入社会,保持心理健康等。

要“放水养鱼”,也要防“浑水摸鱼”。我国银发经济起步晚、增速快,局部范围内发展不成熟、混乱等状况值得警惕。例如,现实中一些老年产品与服务存在不适合、技术质量不过关、口碑差等问题。再如泛滥互联网的自动下载广告、低俗资讯、假冒伪劣商品等,对于辨别能力低的老人来说,无疑就是坑蒙拐骗。对类似违法行为必须严厉打击、加强监管,切实维护老年人消费权益,为他们营造安全、便利、诚信的消费环境。

国家扶持、社会齐心,物质精神两手抓、开“正门”堵“偏门”,如此五指成拳形成合力,才能守护好银发经济的“一池活水”,让银发经济这一“富矿”在阳光下开采,进而造福全体社会。(仝宗莉)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不能让“薅羊毛”横行无忌
下一篇:用制度“防火墙”切断亲属“腐败链”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