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不能让“薅羊毛”横行无忌

2021-12-16 11:32:06    人民网

近日,各地警方破获多起用户恶意利用商家和电商平台规则的漏洞“薅羊毛”构成诈骗的案件。

专门从事“薅羊毛”者通常会寻找商家的规则漏洞,然后组成团伙凭借人数优势集团作战,或利用软件程序“狂轰滥炸”。结果是,本该惠及广大普通消费者的优惠被其大量“劫走”,商家也没能收获真正的销量,消费者和商家双输,只有那些“薅羊毛”者赚得盆满钵满。

“薅羊毛”行为成本低,隐蔽性强,虽然单笔得手的收益可能不多,但是其出手时间短、频率高、数量大,因此每次行动的总体获利不是小数目,扩展到整个市场则更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薅羊毛”者的存在扰乱了社会和经济秩序,其中更有部分行为涉嫌犯罪,值得警惕。

“薅羊毛”会对社会造成危害。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动能,诚信原则要求市场参加者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公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薅羊毛”摧毁了诚信这一基础,令市场经济中基于诚信的善意受到伤害,势必增加整体的交易和信用成本,影响全社会的福祉。少数人利用“薅羊毛”获利,这不仅不利于新业态良性发展,长此以往消费者也会受到不诚信的反噬。

“薅羊毛”行为的危害还不止于此。一些“薅羊毛”的策划组织者,以“无本套利”“快速致富”引诱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参与其中,利用他们的单纯无知,为其不法行为“火中取栗”,导致这些青少年轻则沾染上不劳而获的恶习,重则触犯法律,留下人生污点,令人气愤。

针对“薅羊毛”行为,有关部门的整治从未停止。今年5月,最高法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新兴互联网产业发展不规范、打法律擦边球问题,将加强对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保护,严厉打击网络刷单炒作信用、身份盗用、“薅羊毛”等网络灰黑产业。

鉴于“薅羊毛”所图无非利益,针对相关漏洞产生的原因,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建立起熔断合规机制,保证系统和网络安全,从源头堵死“薅羊毛”的机会。广大消费者尤其是青少年也应保持警惕,不要因蝇头小利而受人蛊惑参与“薅羊毛”行为,维护自身和社会的长远利益。( 庄红韬)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完善数字经济的信用监管
下一篇:五指成拳守护银发经济“一池活水”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