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三假”必须严打,问题还需彻查

2021-12-08 15:01:00    北京

12月7日,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曝光12起假媒体、假记者站、假记者(简称“三假”)侵害群众利益、干扰基层社会秩序问题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是从全国各地“秋风2021”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所查获的案件中筛选出来,意在通过曝光不法行为,展示打击成效。

以“三假”为代表的新闻敲诈和假新闻是社会公害。有关部门针对一些集体或个人违规开设媒体机构、违规经营、以舆论监督为名实施新闻敲诈、为获取经济利益恶意造假炒作等不法行为一直保持高压态势,对监测发现、群众举报的每条线索逐一核查,运用行政处罚和刑事追责等手段,依法严厉打击,及时查处了一批“三假”案件,形成了有力震慑,维护了新闻出版传播的正常秩序。

此次曝光的典型案件中,从假冒正规媒体从事新闻采访活动的“直通海南案”、“丹东案”、宿州“2.26案”,到假借子虚乌有的媒体平台进行所谓“监督报道”的朔州“4.30案”、黄石“中国纪录案”、韩城“6.12案”,操作手法都大同小异。有关人员利用人们对新闻机构、新闻记者的充分信任,抓住一些地方、单位、企业迫切希望宣传正面形象,急于处置负面舆情的心理需求,以及一些个人对急难愁盼问题寻求表达乃至解决渠道的现实需要,或见缝插针,或虚与委蛇,目的都是为了谋取不法利益。

以河南卢某友等人依托假媒体敲诈勒索案为例:2017年以来,犯罪嫌疑人卢某友创建“金鹰快报”等自媒体网络平台,纠集田某等人冒充记者,以检举、揭发相关企业破坏环境、违规生产为由,在网上发布负面文章,并以删除文章需要支付费用为手段,先后实施新闻敲诈犯罪28起,涉案金额55.1万元。“三假”瞄准基层政府和企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足或有关违法问题,以曝光和发表负面新闻相要挟敲诈钱财,玷污了新闻宣传的纯洁性、权威性和公信力,严重干扰了基层工作,破坏了社会公序良俗,必须严厉打击。

有关方面打击“三假”的战果有目共睹,充分彰显了对这一社会反响强烈、公众深恶痛绝乱象的零容忍态度。同时也要看到,要从根本上清除这一顽疾,还需多方施策标本兼治。

在日常工作中,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求真务实、迎难而上的工作作风,坚持为人民群众真心诚意办实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尽心竭力解难事。面对工作中出现的不足和问题不回避,面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推诿,才能让“三假”无空子可钻。针对政府工作和企业经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要畅通情况反映和举报渠道,加快改进工作、查处问题的速度,提高弥补漏洞、依法问责的力度,让“三假”没有便宜可占。

与此同时,要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的媒介素养。通过更加完善的信息公开查询系统,使公众能够十分便捷地识别媒体及其记者的真假。通过灵活多样的培训引导,使公众具备在融媒体环境下获取真实有效信息的能力,让“三假”不能浑水摸鱼。

人们为有关方面严打“三假”成果叫好,更希望看到“三假”涉及的相关问题能够得到妥善解决。只有根除“三假”生存的土壤,群众利益、基层社会秩序才能得到更有力的保障。(栗玉晨)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为乡村振兴注入“阳光动能”
下一篇:抢注囤积商标不可取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