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政策红利助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1-12-08 14:57:27    光明日报

10月份发布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从政策、机制等方面为强化素质教育、充分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支持。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重点领域的技能型人才缺口超过1900万人,2021年这个数据达到2100万人,预计在2025年这个缺口将接近3000万人。这些数据,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依据。

今年是中国教育重塑格局的一年,“职校教育”成为年度关键词之一。以往“读职高丢人”“超六成职校生不愿当蓝领”等认知,随着“职校高考”“产学结合、校企合作”“1+X”证书、“工匠人才”以及“职校技术人才就业落户政策”的落地而逐渐改变。这些新政策打破了人们对职校毕业生职业前途的刻板印象,也打通了职校生的上升通道,降低了就业限制门槛。不断完善的职教高考制度和本科职教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职校学生通过“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职教高考走入大学。中等职业教育和高职专科教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分级、多元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衔接起来。通过健全国家教育资历框架制度,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和接受普通教育的学生可以实现学习成果的等级互换,进而保证了两个教育序列的学生享有同等权利,也使得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的学习内容更明确、就业上更有奔头。

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培养新技术人才,发展县域职业学校教育是重要一环。我国职业院校70%以上学生来自农村,其中许多学生以往在职校学习中感到学不到东西,没有价值,还不如直接工作。这与县域教育资源,尤其是职业教育资源匮乏、缺少师资、教学内容陈旧分不开。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精神,五至十年内,职业教育将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伴随社会各界的参与,县域职校师资匮乏、教学内容与产业发展脱节、与本地经济特色脱节、上岗操作不稳定、缺乏模拟练习环境的问题也会逐渐得到解决。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产学结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不仅能充分调动和利用企业的资源,解决职教学生的就业、待遇等实际问题,也能促进学以致用的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当代生产条件下,技术迭代越来越快,机器取代了部分重复劳动,企业比学校更了解产业需求的变化、理解技术引用和趋势,企校联动、产学结合,甚至是企业“订单式的人才培养”,这些都有助于构建面向产业未来的人才培养机制,解决企业所面临的技术人才缺口问题。当然,要解决全社会的技能型人才缺口问题,仅靠个别企业的“订单式培养”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因此,职业教育还应与企业内部教育、社会职业培训、终身教育结合起来,有效融合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推动社会优质资源向育人资源转化。

在职业教育提高质量、不拘一格培养人才的同时,社会也要“不拘一格评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11月下发的《关于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事业单位“招聘不限毕业院校”,这个规定破除了传统招聘中“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旨在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这有利于在用人标准和人才导向方面的改革,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政策前提。(作者:孟盈,系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所所长、副教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下一篇:当好民意“接收器”,让服务“茁壮成长”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