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2021-12-08 14:30:10    人民日报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阐述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观点,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

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从13个方面总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生态文明建设。今天的中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画卷正在舒展开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为当代计,为万世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不懈探索,求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系统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人民群众感受最直接、要求最迫切的突出环境问题,深刻阐述了生态兴则文明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等新思想新理念新观点,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为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行动指南,有力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组织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制定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着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坚决查处一批破坏生态环境的重大典型案件、解决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作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作风上全面发力,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交出了一份令世人惊叹的绿色答卷。今天,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洱海边“立此存照”,嘱咐一定要改善好洱海水质;长江岸边实地察看,强调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汾河沿岸驻足凝望,要求“让一泓清水入黄河”……在考察调研中,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将目光聚焦绿水青山,用行动展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我们一定能建成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弘扬探月精神,勇攀科技高峰
下一篇:破解动力电池回收课题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