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虚拟货币的泡沫叙事亟须监管纠偏

2021-12-06 11:26:08    北京青年报

12月4日午间,虚拟货币再现集体“闪崩”,比特币在午后内狂泻10000美元,24小时跌幅一度超20%。据《证券时报》报道,最新数据显示,过去24小时内,共有41.7万人爆仓,数字货币全网合约爆仓金额达到了25.8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4亿元)。其中,光是比特币24小时内的爆仓金额就超过10亿美元。虚拟货币今年堪称“流年不利”,狂跌爆仓已经多次。

虚拟货币是科技达人和资本大佬的游戏,变成投机炒作载体,引发投机客聚集。可见,缺乏监管的模糊空间,虚拟货币的科技标签和算法优势,反而成为炒家们大肆鼓吹的噱头。虚拟货币的泡沫叙事,不仅仅是虚拟的资本游戏——突破现有监管的个别资本大佬的狂欢和大多数跟风者的悲剧,而且也耗费大量电力资源。虚拟货币独特的算法需要耗费大量电力资源。数据显示,全世界在虚拟货币的“挖矿”上耗电量为1340亿度电。每“生产”一个比特币,消耗的能量相当于三口之家一年的用电量。

虚拟货币的野蛮生长,在网络虚拟空间将形成更难控制的资本聚集和炒作效应。当资本陷入虚拟货币游戏和普通人热衷炒作虚拟货币,现实世界的整个体系都将基础不牢。国际社会更加关注气候变化和新能源时,虚拟货币大量耗费电力资源的行为,也让虚拟货币臭名昭著。缺乏监管的金融产品,越是有着高深莫测的标签,就越能形成炒作效应,聚集的风险也就越大。

本次虚拟货币崩盘原因是多方面的。奥密克戎毒株来袭引发的市场恐慌情绪已经打了美国三大股市趔趄,全球其他股市也受到波及。涉入投机市场的虚拟货币自然也受到市场恐慌情绪的传导波及。虚拟货币本来估值过高,跌幅自然也大。美联储转鹰派的趋势,也给虚拟货币市场带来影响。

更重要的是,全球开始聚焦虚拟货币的监管,遏制虚拟货币野蛮炒作的共识正在形成。凡事皆有度,虚拟货币纵横虚拟世界久矣,而且屡屡制造泡沫叙事,加上高能耗的挖矿行为,已经让疫情时代的全球央行忍无可忍。若不采取措施强化监管,虚拟货币必成脱缰野马,给现有金融体系带来系统性风险。而且,会让科技和资本大佬联合形成难以控制的新兴力量,全球央行也不会同意。

今年以来,从G7(七国集团)到G20(二十国集团)再到各主要国家,全球加大对数字货币监管的共识。从发达经济体到新兴市场,都在规范现有虚拟货币市场的同时,商讨将虚拟货币纳入现有监管体系的规则。

中国给全球提供了堵疏结合的经验,2017年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网信办等七部门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今年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强调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都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境外虚拟货币交易所通过互联网向我国境内居民提供服务同样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同日,国家发改委等十一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的通知》,全链条全方位整治“炒币”格局。在严监管堵偏门的同时,数字人民币也开启多场景应用。

由此可见,给虚拟货币戴上有序监管的紧箍咒,就会促成数字货币的蝶变更新。(张敬伟)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花钱买群众“满意”是造假也是侵权
下一篇:从“效”字看更好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