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小区公共收益如何避免成为“糊涂账”

2021-11-26 11:19:28    光明网

停车费、电梯广告费、公共设施收入……每年动辄数十万甚至数百万元的住宅小区公共收益,去哪儿了?

据报道,上海市某小区业委会向物业公司发函,要求对小区停车收费情况进行核查;在遭物业公司拒绝后,业委会在小区电梯等候厅屏幕上滚动播放物业公司的“劣迹”。物业公司向法院起诉业委会侵犯其名誉权。近日,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二审判决,驳回物业公司的诉请。记者在多地调查发现,不少小区的公共收益账目不清、去向不明。

小区公共收益的“账本”不清不楚,甚至沦为物业自家的“小金库”,这堪称老大难问题了。从常识上说,这个问题是不容争辩的。小区公共收益是利用公共设施产生的,如停车和场地租赁,所以理应归业主;从法律上说,民法典规定,物业服务企业利用业主的共有部分产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后,属于业主共有。然而,小区公共收益归业主,在绝大多数小区仍然是个奢望。

之所以这个问题悬而未决,有着多方面的因素。一来,作为监督物业公司的最重要手段,小区业委会在城市小区普遍处于缺失状态,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城市业委会覆盖率仅为10%左右,而且物业公司千方百计阻止成立业委会,不提供业委会成立所需的材料。这使得物业公司毫无忌惮。

二来,许多业主对这部分收入认识模糊,现行法律法规对于小区公共收益管理的相关规定,比较粗疏,原则性强,操作性弱。一些业委会和业主在监督物业时,往往有一种无力感。以上述上海某小区业委会为例,面对物业的“耍流氓”行为,也只能通过曝光发泄不满。

再者,相关监管部门对于小区公共收益缺乏重视,在对物业公司考核评比时,没有将其列入重要考核项目。在遇到业主质疑时,也没有积极履职,做好业主的后盾。而且,一些物业公司明目张胆隐瞒或篡改公共收益数据,也很少受到监管应有的处罚。

所以,小区公共收益不单是账目的规范和公开,其实质是监管和规则体系完善的问题。而要破解这个问题,既要在法律上对成立业委会提供更有力的支持,让政府部门承担更主动角色,物业公司在业委会成立过程中履行更多强制性义务等;同时,也要让小区公共收益的管理规则更加细化,比如由政府部门统一制定公共收益公开的表格,对小区公共收益公开情况定期抽检,对于隐瞒或篡改数据、侵吞业主利益的,给予严厉处罚等等。

总而言之,有关部门只有进一步完善法规,从业委会组建、公共收益管理、违规惩治等方面进行细化,加强对业委会的支持力度和对物业的监管力度,在社区内形成更均衡的治理模式,才能捍卫业主的正当权益,推进共治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于 平)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让年轻人有房住、住得好
下一篇:坚持中国道路的世界历史意义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