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宣布,正式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碳减排支持工具有些类似人民银行再贷款,相当于商业银行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企业发放碳减排贷款后,可向人民银行申请利率较低的资金支持。按照最新一期1年期LPR3.85%计算,金融机构提供的碳减排贷款利率和人民银行提供的资金利率能差出2.1个百分点,足见政策支持力度之大。
伴随着超强寒潮席卷全国,多地出现“断崖式”降温,有些地区一夜入冬,而这很可能只是一个开始。国家气候中心最新消息显示,今年7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下降,预计10月进入拉尼娜状态,并于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2021年将是“双拉尼娜年”。受双拉尼娜年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偏低的概率比较高。换句话说,今年大概率会是一个冷冬。
今年以来,天然气、煤炭价格抬升,供暖成本提高,随着北方多地陆续进入了供暖季,清洁取暖、温暖过冬问题备受关注。每到供暖季,大气污染治理都会面对新的压力,如何在确保民众温暖过冬的前提下,打赢蓝天保卫战,关系到大气污染防治的全年效果。10月29日,生态环境部印发《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其中明确要求,按照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清洁取暖技术路线。推进推广清洁取暖,需要大力扶持相关产业企业,这也正是碳减排支持工具所关心的领域。
为确保碳减排支持工具能够精准支持,人民银行已会同相关部门明确了三大支持领域: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无论是从民生角度考量,还是从生态环保效益、资源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来看,大力发展并推广清洁能源,都显得十分必要。庞大的社会需求之下,有了低成本资金的支持,相关领域一定能够迎来更加广阔的空间,释放出更加旺盛的活力。在此基础上,取暖方式的改造升级将得以更加积极稳妥地推进,温暖过冬与清洁供暖也可以兼而得之。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机构发放的碳减排贷款,并不是100%都能向人民银行申请低利率资金支持,只能按贷款本金的60%申请。而且,金融机构需向人民银行提供合格质押品。这样的制度规定旨在提醒金融机构不要盲目冲量,要注意“自担风险”。除此之外,金融机构向人民银行申请碳减排支持工具时,需提供碳减排项目相关贷款的碳减排数据,按季度向社会披露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的碳减排领域、项目数量、贷款金额和加权平均利率以及碳减排数据等信息,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按照制度设计,碳减排支持工具是“做加法”,用增量资金支持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和建设,从而增加能源总体供给能力。在此过程中,首先应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因此,初期的碳减排重点领域范围突出“小而精”,重点支持正处于发展起步阶段,但促进碳减排的空间较大,给予一定的金融支持可以带来显著碳减排效应的行业。换句话说,只有具备技术实力和发展前景的碳减排项目,才能获得资金青睐。由此,需要金融机构科学研判详加甄别,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为碳减排领域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助力国家能源安全保供和绿色低碳转型。
环境是最基本的公共产品,治理空气污染不仅是一个观念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技术问题。碳减排支持工具致力于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的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快速发展,并以此来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有了低成本资金的大力支持,相关技术研发和配套产业仍需加把劲,以更加清洁的能源和更加环保的项目,共同守护碧水蓝天。(赵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