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用“绣花精神”成就更多友好出行

2021-11-11 10:33:39    工人日报

一些看似细枝末节的调整,折射出的是职能部门对安全、友好、高效的出行环境和高质量社会治理的追求,是对民生的关切,是对生命的敬畏。归根结底,这是一种恪尽职守和担当作为。

11月9日《新京报》的报道聚焦了北京市石景山区、通州区、丰台区试点“全向十字路口”、彩色路口等措施守护斑马线的情况。报道显示,在推出这一系列举措以及严管严罚、加强宣讲和普法之后,这些地区的斑马线逐渐成为城市中亮丽的风景线,行人及车辆的出行安全都有了更好的保障。

无独有偶,最近,有网友质疑浙江杭州部分道路右转车道放在最左侧的新闻冲上了同城热搜榜。当地交警解释,如此反置设计是因为机动车特别是大货车右转时,驾驶人通过后视镜观察到的范围有限,很容易与直行的电动车发生事故。采用这样的设计后,当地涉及货车、工程车和电动车事故,特别是死亡人数,出现了明显下降。

两条新闻传递出一个共同信号,即不少地方的交管部门在精心设计每一处斑马线、每一个十字路口,为了公众的出行安全和效率可谓“斤斤计较”,而这种“计较”是因地制宜、分门别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种“计较”带来了交通改善、文明礼让和安全保障。

就像“全向十字路口”,这种多了两条沿对角线设置的斑马线的路口,仅适用于机动车流量不大但行人较多的路口。记者亲测发现,行人走对角线过马路,比走直角线的耗时大大缩短,通行效率提升数倍。

出行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安全,出行效率关乎人们的生活节奏、工作效率。科学精准的道路交通设计,是在为公众节省出行时间,为公共秩序和安全保驾护航。这也是每当有诸如城市拥堵指数、人均通勤时长之类的榜单发布时,总能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的原因。

应该正视的是,交通秩序、效率和人们的出行安全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诸如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汽车的保有量、公共交通的发达程度、职能部门的管理水平等等。这当中,道路规划、交通设施和标志标线的布设是否科学、合理是很重要的因素。也恰恰是在这方面,一些地方做得有所欠缺,让公众直呼“奇葩”。

比如,有的城市道路只有车行道,没有人行道,或者人行道过窄、只能容一个人侧身而过;有的断头路没有提前设置提示标牌,司机只能紧急刹车,出不出事要看运气;有的信号灯时间太短,行人若不能“健步如飞”就无法及时通过相应路段……

好在,越来越多的地方用行动证明这中间有很多改善和进步的空间。近年来,有关中国主要城市的交通状况分析报告总会定期发布,有的城市拥堵指数和排名一直“稳居”前几名,有的城市则逐渐后退甚至成功“跌”出前十。这种变化跟城市是否在用心治堵、用“绣花精神”治堵有很大关系。

综观那些做得好的地方,总能发现一些共通之处。比如,每一个交通设施的调整、设计都不是相关人员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决定的,而是对每一个路口实地考察、蹲守测算、分析研判之后做出的;诸如潮汐车道、可变车道、反置设计等,不是一变了之,而是设置足够醒目的标志标牌,给驾驶员充分的反应时间,有关部门甚至会跟导航企业沟通,确保驾驶人接收到准确及时的提醒和指引;不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而是把每一个路口、每一条道路置于整片区域通盘规划;不是有了设施、设计就万事大吉,还会在后续的普法、执法和继续完善上动脑筋……

交通管理的细节彰显城市管理的水准。一些看似细枝末节的调整,折射出的是职能部门对安全、友好、高效的出行环境和高质量社会治理的追求,是对民生的关切,是对生命的敬畏。归根结底,这是一种恪尽职守和担当作为。

“绣花”可能是一种笨功夫,却是交通治理乃至城市治理不得不下的功夫。我们期待,能有更多的城市加入练就这种功夫的行列,共同把百姓出行变成一件更安全、更便利、更舒心的事。(林琳)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业主众筹改造家园是公共意识的提升
下一篇:给“银发族”多配点“文化餐”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