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双拉尼娜年,如何安心过冬

2021-11-10 11:35:35    光明网

受新一轮寒潮影响,11月4日起,我国自西北向东南陆续出现大风降温天气过程,部分地区有较强雨雪。据分析,此次寒潮从影响范围、降温幅度和最低气温值来看,是今年入秋以来最强冷空气过程。同时,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今年7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下降,10月份已进入拉尼娜状态,预计到冬季发展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才刚刚结束一次拉尼娜现象,因此今年还将是个“双拉尼娜年”。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 Niña(圣女、女孩)音译,指的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与指称太平洋中东部海水温度变暖现象相反的厄尔尼诺(El Niño,圣婴、男孩)成为对比。原因在于,太平洋上空的大气环流——沃克环流变弱时,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不到西部,太平洋东部海水变暖,造成厄尔尼诺现象;当沃克环流变得异常强烈,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导致西部海水变热而东部海水变冷,产生拉尼娜现象。一般拉尼娜现象会随着厄尔尼诺现象而来,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第二年,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有时拉尼娜现象会持续两、三年。

今年是“双拉尼娜年”,对国内气候的影响可能比较大,而且会造成较大灾害。因此,需要及早做好物资、人员、供应、供暖、供电、交通、救灾等方面的准备,既保证今冬公众的正常生活,又在发生灾难时可以把损失降到最低。

对于即将到来的极端天气的预测来自几方面。首先是从历史大数据中获得的证据。对自1951年以来历史上15次拉尼娜事件发生时气候情况总结发现,其中10个拉尼娜年我国冬季气温偏低,5个拉尼娜年我国冬季气温偏高。这意味着,并非每个拉尼娜年的冬季平均气温都偏低,但是出现拉尼娜现象后,我国冬季偏冷的概率更大,约是偏暖概率的两倍。而且,今年是双拉尼娜年,出现偏冷的几率就更大。

其次,中国气象局预计,今年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势力偏强,中东部地区气温总体以偏冷为主,季节内冷暖波动大;降水总体呈北多南少分布,其中黑龙江东部、黄河流域中部及华北西部、新疆北部等地偏多二成至五成。

虽然双拉尼娜年需要重点防范气温降低,也就是预防冷灾害,但是具体而言,各地还是有一些差异,这也要求防灾工作更为精准和精细。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的解释,双拉尼娜年的气温可能偏冷,但不等于冷冬。偏冷是针对气候平均而言气温偏低还是偏高,冷冬则有严格的阈值标准。冷冬在冬季三个月的平均气温在单站、区域和全国三个等级上都有各自的标准。单站平均气温距平小于等于标准差的-0.43倍定义为单站冷冬;冷冬站数超过区域总站数的50%,为区域性冷冬;如果冷冬面积超过全国有效面积的50%,则定义为全国性冷冬。

因此,全国首先需要注意防止气温偏冷对人们生活、工作等造成的不便,甚至导致种种灾害事件发生。更进一步,各地需要进行准备以防单站、区域和全国性的冷冬。国家气候中心指出,“相关地区需注意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对电网和交通的影响,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阶段性集中用电需求等做好应对准备。”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不只对电网和交通有巨大影响,也对物资供应,如食品、供水、取暖等提出了巨大挑战。根据预测和预报,在这个双拉尼娜年,中东部地区气温总体以偏冷为主,降水总体呈北多南少分布,就需要在中东部和南北部有不同的准备。

其中,中东部尤其要预防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需要注意的是,在春运期间能否让乘客迅速回家以及暂时不能回家能否有地方暂时安置,以避免车站、交通枢纽的拥堵,更要避免人群的聚集;同时,是否在雨雪、冰冻之时有带负荷融冰技术,避免输电线路供电出现问题。而在北方,需要重点防范的是暴风雪或强降雨、雨雪天气等。未雨绸缪,把预防工作做到前面,让人们安心过冬。(张田勘)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有人情味的隔离服务,带来物质和精神双重力量
下一篇:业委会成立运行难 业主权益不能没人管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