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听有声书算阅读吗

2021-11-09 15:13:09    光明日报

据媒体报道,2020年,中国有31.6%的成年人形成了听书习惯,较上一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2020年人均有声书阅读量6.3本,较上一年增长5.5%。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图书出版与有声读物同步策划、制作、分发已成为常态;长音频领域成为行业竞争的新热点——2020年中国长音频市场规模272.4亿元,增速54.9%。

尽管我们不能确定“人均有声书阅读量6.3本”的数据是否可靠,但听书的人越来越多是事实。这几年,在都市白领、大学生群体中,几乎每个人身边都有几个戴着耳机听书的人。从纸质书到电子书,再到如今的有声书,人们“阅读”的介质在发生变化,日益丰富多元,这对国民阅读水平的提高,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在每年读书日盘点中国人的读书数据已成惯例,而这个数据往往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读书少”的数据统计结果总会让人痛心疾首一番,感慨“原来国人不读书”。与国外一些阅读率高的国家相比,再结合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国人的阅读量肯定是不足的。如今,有了有声读物,人们不必捧着本书专门找时间阅读了,从理论上讲,国人的阅读率会有相应提高。这是有声书带来的阅读红利。

当然,有声书也有它的局限。从有声书受欢迎的品类来看,主要是一些小说、励志、人物传记、历史科普等书籍,这些类型的书籍都是一些浅阅读的内容,通俗易懂。人们在听这些书的时候,其实主要在听故事。但是,如果要去阅读一本学术著作,或者比较专业的书籍,有声书就不一定是很合适的选择了。一个人可能选择在线听《三国演义》,但较难通过有声书去阅读《三国志》。

这里绝没有否定有声书的意思,也不是要在纸质书与有声书之间比个高低,而是说有声书有其特定的使用范围,对一些通俗的、不需要耗费太多心思的书籍来说,有声书是不错的选择,甚至比纸质书更有优势。但是,有声书并不能包揽一切,有一些领域的书籍,还是纸质书更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在这个多元的时代,纸质书与有声书完全可以并存。它们各自满足了有不同阅读需求的人群。事实上,听书的人肯定也会读纸质书,而习惯读纸质书的人,在合适的场景下,也会选择听书。只要能满足个体的信息摄取需求,那就是一本好“书”。

对于有声书的流行,我们实不必忧心忡忡,担忧其挤压纸质图书市场、导致阅读质量下降。有声书之所以能逐渐占有一定市场,证明在阅读市场中,自有其“生态位”。而在整个庞大的阅读版图中,纸质书仍然是主流,千年的传统,不会那么容易丢失。正如前些年电子书的流行,依然没能撼动纸质书的绝对优势地位一样。不论是哪种图书介质出现,我们都应该保持一种宽容欢迎的态度。

就眼下的有声读书市场来看,也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比如一些书籍仅仅是通过机器阅读,节奏不够自然,也无法准确传达作者的情绪与文字所隐藏的意蕴。还有一些有声读物制作粗糙,背景嘈杂,甚至随意乱播广告,极大地破坏了听书体验。作为一个资本大量涌入的新兴市场,这个行业还有许多规则与标准亟待建立。只有规范成长,才能行业常青。

明人陈继儒有“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之说,有声读物为这句话增添新的注脚。这个新兴的“读书行业”能不能走下去,最终就要看市场检验的结果了。(王言虎)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保持定力,中国外交迈上新台阶
下一篇:风雪夜高歌《海阔天空》 寂寂冬日温暖抗疫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