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的学生赵士林发布消息:“哲人其萎。沉痛告知:恩师李泽厚已于美国科罗拉多时间晨七时逝世,享年91岁。沉痛哀悼。学生赵士林。”
前两年,有一张图片曾走红网络,是李泽厚为赵士林的书所写的序,在那篇序中,李泽厚很不客气地批评了自己的学生,也声称自己对这本书不负责任。如今看来,在赵士林老师心中,李泽厚仍然是自己最感念的先生。
1980年代,李泽厚是大名鼎鼎的思想家,他的《美的历程》成为超级畅销书,在当时销量就达到了几十万。据学生回忆,他每到社科院哲学所上班的时候,就会有很多慕名而来的人,和他讨论问题,一直追随着他到食堂吃饭。
感叹李先生作为思想家魅力的时候,也感叹当年那种渴求知识的气氛。那时,不同年龄段的人处在同一个接受知识的窗口,大量理论被短时间翻译进来,1949年以前学者的大量著作也得以再版,人们争分夺秒在“进补知识”。
在这样的气氛中,李泽厚成为了时代的佼佼者,“美学热”也应运而生。这和他的学术水平有关,也和他的个人性格有很大关系。他曾说“我不是狂者,是狷者”。他很少隐藏自己的意见,直言不讳,也很少像人们观念中的哲人那样“谦逊”,而是有一种建构于思想张力基础上的“狂野”和豪情。
李泽厚相信自己发现了“真理”,也勇于坚持真理。对他来说,自己的学术研究不是一项完成KPI的工作,而是融入了自己生命的实践。在这一点上,他和后来很多学者有根本性的不同。他不会说“我是做什么研究的”,而是一点都不怀疑,自己的发现对中国乃至全人类有着重要价值。
这让他看起来像是一个与当下格格不入的怪杰。比如,他接受记者访谈会非常苛刻,不但不迎合你的问题,还会要求你不要修改他一个字。如果你不小心删掉了他的话,或者为了传播突出了他不想强调的东西,他可能会大发雷霆,不和你来往。他并不在乎社会对他的评价,而是在乎自己对社会的评价。
前两年金庸先生去世,李泽厚为香港媒体写悼念文章,谈到当年他赴美前到香港,谢绝了金庸给他的六千美金,还说“我心想如此巨人,为何出手如此小气”。这话引起很大的争议,很多年轻人不知道李泽厚是谁,就对他大加嘲讽。其实,从这样的“轶事”中,我们能够看得出李先生的真性情和赤诚。
后来,李泽厚在美国的小城里,保持着“不变”和定力,一直在延续自己的思考。可惜的是,这些年来,地理的阻隔多少阻碍了他的作品与我们产生及时的互动。
但我们或许都可以重新读一下他1980年代的著作,让他带我们回归一下1980年代,重温那时人们对美学、对知识的狂热渴求,这也算是重启“美的历程”。(张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