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请家长们关注校外培训新版合同

2021-10-20 11:56:05    经济日报

培训机构的霸王条款,不仅侵犯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与公平交易权,还给卷款跑路留下了后路。好合同重在推广。企业应抓紧执行示范合同,或对照合同修改原有合同,调整APP界面和财务流程,还消费者一个清朗的校外培训服务市场环境。

最近,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上新”了2021版《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可惜注意到的人不多。某些培训机构可能巴不得没人关注这份合同,但消费者应该重视,因为它解决了家长们最担心的机构卷款跑路和退费问题,是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保障。

合同开篇便以“特别提示”强调,预收费须通过银行托管或风险保证金方式全额纳入监管范围。第二条“培训收费”又设置了开户银行及账号一栏,家长们把钱直接打进银行监管账户,相当于放进了有官方监督的“保险柜”,机构再不能随意挪用。

对此,眼下忙着向精锐教育追讨学费的家长们应该深有感触:据统计,截至2月28日,精锐教育收取的预付学费余额超过27亿元。如果当初报名时能落实示范合同,损失本可以避免。

再看退费问题。“双减”政策出台后,大量学生不适应线下课转线上课,或无法在周一至周五挤出时间上培训班,需要退费。目前,部分校外培训机构支持一键退费,消费者只要在APP上申请,很快就能退还扣除教材费后的剩余课时费,还算方便、合理。

然而,也有些机构压根儿不打算吐出吃到嘴里的肉。还有机构在培训协议里埋的伏笔是高额违约金和超过90天不再退费。且不说退费本就是国家政策强调的消费者正当权益,更关键的是,有的培训机构此前往往提前一两年就开始推销多达数百节的课程,且2018年国家划出红线后拒不改正,继续违规售卖超过3个月及60个课时的课程包。这就导致很多消费者买了价值数万元的课程还未启用,就已经失去了退费资格,受到消费者大量投诉。

如果当初消费者跟企业签的是新版示范合同,根据合同中白纸黑字印着的“每科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60课时的费用且不超过3个月”,以及合同“培训退费”条款中明确规定正式开班前或开班后一定时间内提出退学的,有权要求全额退费,开班后申请提前退学的按照比例退费,是不是可以避免现在的困境?

合同虽好,重在推广。新版合同中的部分表述,2020版中也出现过,但由于当时没有做重点推广,导致大多数培训机构视而不见,示范合同没能发挥示范作用。很多时候家长掏出了真金白银,培训机构却在线下用薄薄一张纸糊弄消费者,线上用自我优待且无法更改的霸王条款约束消费者,不仅侵犯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与公平交易权,还给卷款跑路留下了后路。

“双减”政策刚刚落地,新版合同出台不算太迟。主管部门已表态将把推广示范合同作为落实“双减”工作的重要环节,这是一个利好消费者的重要信号。企业应抓紧执行示范合同,或对照合同修改原有合同,调整APP界面和财务流程。今后,家长报班和主管部门抽查时,可重点关注培训机构是否执行了示范合同,将率先落实示范合同的企业优先纳入办学白名单。多年前曾有一句流行语,叫“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现在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家长可以一起喊话:“校外培训机构,国家喊你们回来签新合同。”(佘颖)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办好职业教育有利于落实"双减"
下一篇:北京“有礼”更要“出新”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