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友好九条”让城市更有人情味

2021-10-15 11:20:48    北京日报

人行横道绿灯时长应充分考虑老年人出行实际,保留现金支付和线下办理渠道,不得将“健康码”作为人员通行唯一凭证……时值重阳节,被称作“友好九条”的《北京市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3年)》日前印发,对城市适老化发展拿出一系列解决方案。

随着城市里老年群体的增多,社会供给“不适老”问题日益凸显。各种服务软件愈发智能,但买票付款、医院挂号等数字化操作常常令老人无所适从;城市基础设施愈发完备,但公交车台阶无法升降,小区缺乏坡道电梯等细节问题让行动不便者常遇窘境……凡此种种,磕磕绊绊,无形中积累了不少矛盾。“友好九条”聚焦社会难点痛点,从居家生活、社区环境、健康支持、智能应用、交通出行等方方面面营造老年友好环境,可谓正当其时。

“夫孝,德之本也”,敬老爱老作为一种文化基因,深深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接续奋斗让我们抵达了如今的文明高度,国家和城市发展中的每一项成就,都凝聚着父辈们的付出奉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预计“十四五”时期这一数字将突破3亿,我国也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数据不仅标注着中国社会结构的整体变化,更意味着老龄人口的动态增长将成为一种常态。谁都不能永远走在时代最前沿,让老年人搭上现代发展的快车,是保障群体权益的必然要求,更体现着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与民生关怀。

做好老龄工作,需要落实好政策,更需要观念上的不断革新。这些年,从中央到地方,从网上到线下,适老化改革成为一种趋势,解决了不少现实问题,也形成了敬老助老的良好氛围。未来,全社会还是要继续树立起积极的老龄观,将其融入社会治理各项工作中。无论是更加耐心细心,消除老年群体对新事物的畏惧抵触;还是在各类规划设计之初,就将“技术弱势”群体的需求提前考虑,为老年人乐享晚年生活提供更多保障,会是一种高回报的文明储蓄,未来所有人都一定会从中获益良多。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没有人可以抵挡岁月。从生活里的细微处做起,倾听老人的心声,改善老人的体验,满足老人的需求,城市会更加文明,生活会愈发幸福。(关末)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收集家长信息是必要的但别过头
下一篇:室外禁烟区不能沦为飞地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