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病媛”粉墨登场?值得警惕!

2021-10-08 15:33:39    人民网

“佛媛”带来的浊气还未消散,“病媛”就已粉墨登场?据报道,有记者在小红书上看到,一名网友称自己做了甲状腺手术,切除了脖子上的肿块,留有明显伤疤。之后,分享了自己的祛疤经验,并推荐某品牌的疤痕贴、手术贴和疤痕凝胶。还称坚持使用可像她一样,使疤痕消失。此前,该网友还分享过自己剖腹产后去除疤痕的经验,介绍的也是上述品牌的产品。

是否做了甲状腺手术和剖腹产,尚需求证。但借“穿着病号服,神色甜美在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的场景来推销产品,说明是真的病了,且病得不轻。这样的画面,给人的感觉太违和,值得商榷。

在这场拙劣的演出中,医院沦为了道具,消费者和病友成了被收割的“韭菜”。诚如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医生所称,这既是对医学、医院的亵渎,更是对承受病痛折磨患者们的不尊重。向消费者或病友们推荐某些未经权威机构认证过的产品,更是涉嫌虚假宣传。这个“病相报告”,一针见血地戳破了某些人的生意经:敛财是真。

“都是什么妖魔鬼怪”“各种骗术大显神通”……一些网友评价得很尖锐,也对涉嫌纵容的平台提出了质疑。比如,网友认为,你们是在说“小哄书”吗,这“书”哄人的号真有些了,得整改了!探究“病媛”的病源,有关平台确实扮演了不太光彩的角色。平台一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些人便越发有恃无恐。该出手应出手,否则便虚置了应尽的主体责任。

“佛媛”“病媛”,“媛媛”不断,绝不容其大行其道。祸害了寺院,又祸害医院,接下来不知道这些“媛”还要祸害什么?借助平台“加持”,找到了一些冲撞世道人心的敛财捷径,这样的商业模式是不道德的,是应该受到规束的。对有关平台来说,应强化审核力度,尽全力防范那种违规笔记面世;事后则需依法依规及时封禁账号,不让歪风邪气蔓延。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无论什么媛,都应该遵守法律,尊重公序良俗,都应该葆有基本的是非底线。如果为了在平台上走红而剑走偏锋,这样的流量是毒流量,这样的人越红就越有危害。要对虚假人设说不,对借机营销说不,更要对那些长歪了心思的敛财行为说不!(秦川)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1.3万项各类证明被清理取消,给力!
下一篇:善用桥下空间,别再暴殄天物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