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不能让“虚假报警求助手势”妖言惑众

2021-09-28 11:15:53    人民网

虽然谣言说一千遍也不会成为真理,但谣言传播越广、危害越大。

一段时间以来,各种关于“国际通用报警求助手势”的帖子或短视频在网络上流传,宣称遇到危险时,只要按照示范去做,“全世界所有人都能一秒get到(秒懂)你在求助”。

猛一听这种“善意提醒”,一些网友便会被不自觉地吸引——全世界都知道的报警手势,如果自己却不知道,也太落伍了。无论是出于好奇,还是不甘于人后,再或是为了验证疑问,反正许多人禁不住会点击进去。

这一看,所谓的“国际通用报警求助手势”真是五花八门——有的形似“OK”,有的宛如“拈花指”,还有的像“攥拳头”……在相关视频中,主播们纷纷示范,如若被匪徒劫持,只需摆出相关手势,便有路人心领神会,帮助受害人获救。

更有甚者,居然还有身穿类似警察制服的人,在个人的社交媒体账号上煞有介事地做起这项“科普”来。

到了这个份上,一些人难免信以为真。

真的有所谓的“国际通用报警求助手势”吗?

警方的态度很明确——那些所谓的“国际通用报警求助手势(姿势)”全是虚构。事实上,上海网警、徐州网警、兰州网警等各地公安机关,自2016年以来已多次对此事辟谣,“不为大众所知的报警方式,只会害人!”

警方给出的报警方式很简单、很方便——拨打110;若当事人不便发声,也可发送短信到12110。

警方的警示语重心长——遇到危险,受害人报警的时机很可能转瞬即逝,千万不要被误导。人命关天,这真不是闹着玩的。

但是,为什么还有一些网络主播仍在变着花样地制造相关谣言?

说到底,无非是为了吸睛和流量。别的主播做得,自己也做得。为了那些闪烁得晃眼的名和利,某些人宁可把羞耻心和良知阉割,至于会不会真的使别人因为错误示范而遭遇不幸,不在其考虑范围之内。如何报警本是个严肃的问题,却在娱乐化的网络世界里幻化成了“流量收割工具”。

网络不是任由某些人胡说八道、胡作非为的地方。“谁的地盘谁负责”,互联网平台必须负起主体责任。面对各种打着“国际通用报警求助手势(姿势)”旗号的帖子或短视频招摇撞骗,特别是网警对此多次发出警示,平台方必须仔细审查并及时清除错误信息。

广大网民也要分清什么样的账号能给出真实可靠的“权威信息”,不要轻信营销机构或账号不靠谱的说辞和百般作秀,在没有核实清楚真相前,更不要以谣传谣。

所谓的“国际通用报警求助手势”,别再妖言惑众!那些编造传播虚假信息、造成严重恶果的人,必将自食其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靠“熬夜水”养生,小心破财又伤身
下一篇:西望西部“雁阵”,篇章新页映发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