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烟盒上印图形警示,不能再等

2021-09-26 10:52:13    光明网

近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在回复网友“国内烟盒包装上何时才能印上警示图形”问题时称,目前我国境内卷烟包装能够达到告知消费者烟草危害健康的警示效果,后续将继续加强卷烟包装警示研究,加大预防和劝阻未成年人吸烟工作力度,进一步做好烟草控制工作。

我国卷烟包装经过历年数次调整,增加了警语内容、扩大了警语区面积、加大了警语字体、增强了颜色对比度。但这样的卷烟包装是否能够达到告知消费者烟草危害健康的警示效果,还要打个问号。

国家烟草专卖局认为现有烟盒警示语符合《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其实是一个最低要求。对于烟草警示,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缔约方在烟盒上印有大型健康警示,建议面积不少于30%,最好超过50%,而且使用肺癌、喉癌和心血管疾病等真实照片展示吸烟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国家卫生健康委也曾一再指出,卷烟包装上的图形警示是向公众宣传烟草危害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图片有直接的感观效果。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2018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结果显示,69.6%的人支持在烟盒包装上印制健康警示图片,而且在吸烟者中支持率也达到65.2%。烟草包装上的健康警示信息,可以提高吸烟者对烟草危害的认识,警示图片的使用,比单纯使用文字信息,能够达到更好的控烟效果。

世界卫生组织的考察结果表明,在一些实行烟草制品图形警示的国家,禁烟效果非常明显。在加拿大58%吸烟者表示,图片警示让他们更多地思考吸烟的危害;在巴西67%的吸烟者表示,图片警示使他们想戒烟,54%吸烟者说图片警示改变了他们对吸烟后果的认识。

几年前在中国的一项调查同样说明问题。国际控烟政策评估项目在北京、上海、昆明、银川4城市调查的结果显示:中国新烟盒健康警示与旧的警示(两者都无图)相比,效果提高非常有限;图形加文字形式的健康警示效果好于仅有文字的健康警示;看了“明确指出了健康危害、有图片警示”的烟盒后,90%以上的人表示了解烟草对健康的危害,提升戒烟的可能性,尤其可以提升病人和政府机关办公人员的戒烟的可能性;90%以上的人表示不再想用卷烟送礼。

以上调查都可以佐证,在烟盒包装上印制图形警示对公众正确认识烟草危害、唤起吸烟者戒烟意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世界各国纷纷要求卷烟包装上印制图形警示,图形警示占烟盒包装的面积不断扩大。但是,为何中国在烟盒上印上警示图片一直难以实行呢?

尽管我国烟草税收每年上万亿,但是造成的生命和健康代价恐怕远大于这一数字。《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显示,我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6.6%。烟草每年使我国100多万人失去生命,如不采取有效行动,预计到2030年每年将使200万人失去生命。在这样的代价面前,在烟盒上印上警示图片只是举手之劳,需即刻采取行动。(张田勘)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又现儿童车内死亡,“马大哈”家长是否应追责
下一篇:携手共进数字文明新时代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