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家委会”应当回归本位

2021-09-23 11:44:31    人民网

中秋节前,几则中小学家委会众筹或挪用班费购置礼品向老师送礼的消息牵动了很多家长的神经。

家委会设立的初衷之一是加强家校沟通联系。然而,近年来,一些学校的家委会逐渐变了味儿,或是自视为享有学校优待的特权群体,或是成为纵容个别教师违规操作的工具。家委会回归本位不仅是家校工作的需要,更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

到位、补位、不越位是家委会应当遵循的原则。根据教育部发布《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家委会的基本职责包括:对学校工作计划和重要决策,特别是事关学生和家长切身利益的事项提出意见和建议;发挥家长的专业优势,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支持等。家委会作为一个沟通、监督、协助的机构,和学校以及其他家长的关系应当是平等而纯粹的,其一切工作都应当围绕着学校建设、教学开展以及学生成长等展开。而其他如送礼、吃请等事项应当严厉禁止,且根本不应该成为家委会关心的话题。

当选家委会成员既应感到光荣更应泰然处之。家委会是服务的机构,需要当选的家长付出更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家委会的成员具备比其他家长更高的地位和权力。作为家委会成员,一方面要认识到这一职务责任重大,另一方面也要时刻提醒自己不可将其视作谋取个人利益的工具。当下,一些家长将家委会视作一个与老师套近乎的职务,寄希望于当选之后孩子能够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还有一些家长借助为学校提供资源的优势,希望得到老师对自己孩子更多的回馈,这无疑是对学校纯洁氛围的亵渎,很可能会让学校变成一个家长间攀比的名利场。事实上,这些做法无论对于获益的孩子还是对于受到冷落的孩子而言,都是不利的。唯有端正心态正确认识,家委会的工作才能有助于学校和学生的健康发展。

家委会既要监督学校也要严格自律。家委会对学校老师拥有监督职责,面对个别老师的违规行为,不仅不应纵容而且应当严厉制止。近年来,中小学校财务、纪检制度越来越完善,老师已不再接触关于学生钱财物的事情。如学生购买课本、购买练习册等事项转交给了家委会,然而权力的转移可能萌生出其他腐败,一些家长利用家委会身份在购买物品时盈利,还有一些慷公费之慨给老师送礼请吃,这些不当行为需要家委会的严格自律,也离不开其他家长们的严格监督,家委会唯有做到规范透明才能树立起威信。

凡事回归本位才能防止被不良风气的洪流冲垮。良好的校园风气、和谐的家校关系需要多方共同维护,切不可让家委会沦为违规行为的“白手套”。( 伏特)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网瘾老人”!数字化“适老”更要“护老”
下一篇:建设高标准农田,端牢中国饭碗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