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该礼让行人的不光是汽车

2021-09-17 16:05:39    北京日报

“文明驾车 礼让行人”专项整治行动开展至今,大量司机夯实了礼让斑马线的意识。但记者关注到:汽车齐刷刷停下让出的空间,经常被摩托车、电瓶车和自行车等抢行,许多行人仍然在斑马线上提心吊胆。

“我不知道啊?”“不应该是汽车让行吗?”一些摩托车主在被交警拦下处罚后,辩解摩托车身小,可以灵活躲开行人,或者摩托车不是汽车,没有意识到自己也该让行等等。事实上,这样有意无意的错误认知颇具代表性。从原理上说,之所以要礼让行人,是因为他们在所有交通参与者中处于最弱势的地位。汽车体积大、速度快,对行人威胁最大,因而成为专项整治行动的破题之处,相关部门将宣传资源与处罚重点都放在了汽车司机上。但这不意味着其他车主就可以不参与不配合,广大摩托车与非机动车主不能忘了,自己相较于行人也处于强势地位,主动让行也是法定义务、分内之责。

秩序的形成,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斑马线上的和谐畅通,所有交通参与者都要尽一份力。随着“文明驾车礼让行人”活动不断深入,治理对象应当逐步从汽车扩展到所有被称为“车”的交通工具上。这有赖于持续不断的普法宣传,更需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不同于汽车、摩托车有牌照和驾照,一个电子眼就可以对违法行为进行取证,非机动车任性抢行基本依靠警方现场处罚。而北京的路口与斑马线何止成千上万,靠着“人海战术”全覆盖根本不现实。这一治理困境怎么解,着实考验相关部门的智慧。

在笔者看来,不妨先抓主要矛盾,对乱抢乱闯斑马线的非机动车主构成进行分析,对症下药。有媒体跟踪调查发现,一名外卖员在北京送餐的50分钟内,3次闯红灯,2次逆行,1次越双黄实线,至于对斑马线更是视而不见。以更多人的现实观感来看,追求时效的快递小哥、外卖骑手是斑马线上狂飙的绝对主力。对此,相关部门或许应当在严查逆行、闯红灯、走机动车道等违法行为的基础上,将是否闯行斑马线也纳入执法范围,通过对于相关公司和平台的治理,让快递小哥、外卖骑手先守起章法来,以此形成斑马线前非机动车礼让的“头车”,一步步形成示范效应。

斑马线本质上是城市交通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要实现各种因素的和谐统一,文明引导与规则约束不可或缺,也离不开硬件设置的科学化人性化。毋庸讳言,由于一些路口设计不够合理,非机动车在机动车道与斑马线之间“无路可走”,不得不与行人抢道;还有很多路口信号灯有限,骑行人左转需等候两次信号灯“二次过街”才能完成,增加了经过斑马线的非机动车流量。这些现实梗阻,需要拿出“绣花”功夫,通过增设非机动车红色塑胶车道、自行车优先左转信号灯、全向十字路口等设施,以更多微创新为各个交通参与者遵守规则提供便利,平衡好斑马线上人与车的路权。

提升斑马线文明,无论几个轮子,都有同样的责任。每个主体都遵规守矩、文明有礼,方能形成合力,而一个和谐有序的交通环境中,人人都是受益者。(鲍南)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让全民运动点亮活力中国
下一篇:乐见月饼“轻装上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