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推动广大教师人人尽展其才

2021-09-10 11:01:32    人民日报

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广大教师在三尺讲台用爱心浇灌成长,用知识托举希望

 

“好老师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希望你们继续学习弘扬黄大年同志等优秀教师的高尚精神,同全国高校广大教师一道,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作出新贡献。”在第三十七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回信,对他们寄予殷切期望,并向全国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祝福。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近年来,一大批教师队伍中的优秀代表,用行动践行了“一生只为一件事”,诠释了“爱是教育的灵魂”。从用毕生精力践行“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铿锵誓言的黄大年,到让“学生们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前有光”的张桂梅;从35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李保国,到不仅一辈子做教师,还坚持“一辈子学做教师”的于漪……他们用坚守与奉献,展现了当代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与责任担当,也收获了累累硕果与桃李芬芳。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建设一支优秀教师队伍,为国家培养造就更多高素质人才,是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举措扎实推进,教师队伍结构趋于科学合理,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初步形成,教师培训体系日趋完善,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日益健全,教师管理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教师的荣誉感、获得感与幸福感不断增强,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正逐渐形成。

今天,广大教师耕耘在不同的教育领域,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诠释对于教师责任的理解。其中有创新不止步、致力于破解“卡脖子”难题的高校教师,有追求工匠精神、用技能锻造学生出彩人生的技能大赛金牌教练,有带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树立并坚定信仰的优秀思政课教师,还有春风化雨、启智润心的优秀班主任,以及三代、四代躬耕教育战线,矢志不渝的教育世家……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广大教师在三尺讲台用爱心浇灌成长,用知识托举希望。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还有一大批银龄教师、特岗教师、学生支教团活跃在教育一线,一大批优秀的公费师范生即将走上教师岗位,成为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他们立德树人、默默奉献,点亮孩子们的人生梦想。他们心怀梦想,致力于让教育理想薪火相传。广大教师秉持对教育的理解,用爱与奉献,描摹出一幅生动的当代中国教师群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当前,《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正在各地落实推进,教师交流轮岗、优化课后服务也在各地积极探索实践。进一步加深对于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理解、优化教育供给、提升教学能力、突破教师管理制度瓶颈,一定能推动更多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夯实基础。(赵婀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数字检察”助力治理现代化
下一篇:促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