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3.8万物种面临灭绝威胁,该警醒了!

2021-09-10 10:54:27    人民网

近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发布了最新的世界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覆盖了相关物种的生存范围、种群数量、栖息地、趋势、面临的威胁、急需的保护行动等信息,是全球生物多样性重要的健康指标。本次评估的物种数量138374个,其中38543个物种“面临不同程度灭绝危险”,902个物种已灭绝,80个物种在野外灭绝……濒临灭绝的动植物数不胜数。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人类福祉和未来。它提供人类所有的食物和木材、纤维、油料、橡胶等重要的工业原料。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了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石,保护了人类文化多样性基础,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现在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

然而,现代社会随着人口急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挖山开路,排放污水、滥砍滥伐等一系列行为,使得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生物多样性丧失与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并列成为三大全球性危机。尤其今年以来,各种自然灾害频发,更加凸显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人类不是地球唯一的生活者,无权独享地球不顾其他生物的生存,保护生态环境已刻不容缓,要切实均衡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要摒弃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摒弃以牺牲环境换取发展的做法,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事实证明,世界各国真正致力于可持续的做法,受威胁物种的种群数量是可以得到恢复的。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大熊猫从“濒危”降为“易危”,这表明由于保护措施落实到位,大熊猫的生存状态得到了改善。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今年是中国加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40周年。40年来,中国坚定履行公约义务,积极推进履约行动,我国90%的植被类型和陆地生态系统、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

近日,世界自然保护大会正在举行,面对全球自然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国际社会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行动,才能共同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世界。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人类和众多动植物才能共享同一个地球,地球才会成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暖山)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做心怀“国之大者”的大先生
下一篇:行贿者岂能“全身而退”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