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反诈警官“连麦”网红打开“公益宣教”的想象空间

2021-09-08 11:25:20    工人日报

近日,河北秦皇岛一名反诈警官在某短视频平台直播期间,随机“连麦”其他主播的视频在网上走红。这位警官在与不同网红主播同屏“连麦”的过程中,开展反诈宣传并监督这些主播现场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还“留作业”让他们为粉丝宣传反诈常识。目前,国家反诈中心APP下载量暴增,已突破2亿次。网友纷纷点赞,称这样的宣传方式搞笑又有效。(见9月6日《北京青年报》)

民警与网红主播的连麦,产生了某种神奇的化学反应——老民警苦口婆心、本色出演,遇上头部网红恰到好处的控场造势、借势接梗,直播间人气爆棚、欢乐不断。如此反差感与戏剧性彼此催化,构成了强大的引力和传播力,上演了一出“破圈”联动的戏码。

近年来,面向公众的一些宣教活动呈现出明显的线上化、社交化趋势,也带来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按照这一趋势和规律,不少职能部门的官方账号都在积极探索和尝试,其中政务账号“两微一端,一号一抖”几乎已成标配。有的部门和单位还尝试了IP推广策略,通过力推官方大V、网红,制作网剧、短视频等方式,强化其影响力。比如,除了上述新闻中提及的反诈民警,网络上知名度颇高的“四平警事”“阿纯是反诈宣传者”等账号,也均以轻松诙谐的方式、针对人们日常生活琐事开展普法活动。整体来看,此类工作效果不错,但也要防范过度娱乐化、定位偏离以及“费效比较低”等情况。

此番反诈警官的走红,堪称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小成本大量能。从某种意义上说,与网红主播“连麦”是一个彼此借力、相互成全的奇招。一方面,借助网红的粉丝基数、观看人数和庞大流量,大大提升相关宣教活动的覆盖范围和渗透度;另一方面,头部网红们也接住了职能部门官方账号抛来的橄榄枝,一波配合之后给自己加上了“正能量”的标签。

此番“连麦”再次说明,社交媒介、短视频平台助力公共宣教、公共事业,大有潜力,也让我们对社交平台参与公益宣教的能力,对类似“合作”的价值与实现方式,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然玉)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唐宫舞“好戏连台”,启示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活化”
下一篇:游戏防沉迷堡垒需社会共建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