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提振网格效能助力接诉即办

2021-09-06 11:23:20    北京日报

作为房山最大的居民区,嘉州水郡北区54栋楼共生活着2万居民,但与此同时,这里只有18位专职社工,治理工作的强度和难度显而易见。令人惊喜的是,过去一年半,该社区的12345热线响应率达100%,今年以来,诉求量同比下降了13%。

“小马拉大车”,如何走得快?关键得益于一套“党建统筹,九元共治”的网格化工作机制。社区党支部将整个居民区划为15个区域,由包片社工任“区长”,同时选出140位居民楼长,直接对口街坊邻居。大网格套着小网格,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楼长能解决的问题就地解决,解决不了的交给包片社工,社工也觉得难办的,再由社区党支部“吹哨”,职能部门接诉即办。小事不出楼,大事有人管,难题大家解,不仅让社区工作井井有条,也让邻里关系变得热络和谐。这样的治理经验很有启示意义。

网格化是北京城市治理的宝贵经验,切细切小治理单元,让城市中大事小情的责任主体得以明确,让“条”“块”之间的工作配合更加协调。而今,网格化与接诉即办的联动配合,愈发精准迅速地回应着群众诉求,也有效弥补了专职人员力量有限的短板。结合嘉州水郡北区等多个案例来看,在居民中选出既有干事热情又有干事能力的网格长,能够第一时间把格内居民庞杂的事务张罗起来;同时畅通问题逐级处理的渠道,用好吹哨报到等机制,让治理资源与现实问题高效对接。当每栋楼、每一单元这样小小网格的治理效能都得到充分发挥,整个片区的工作也就一顺百顺。

城市包罗万象、主体愈发多元,政府部门“剃头挑子一头热”,凡事大包大揽,不科学也不实际。不断激活城市的每个细胞,畅通每根毛细血管,既是补足治理力量的需要,也是城市以人为本的体现。既然网格化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未来我们还要进一步提质增效,事事有人管,人人都能管。在这方面,社区等基层单位可以充分利用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社区居民议事平台等多种途径,发掘更多有能力、有热情的“居民积极分子”,引导他们在各自的网格内发光发热。人人参与治理的过程,就是邻里沟通的过程,就是夯实市民主人翁意识的过程。当更多网格活跃起来,我们的城市也会更温暖、更文明。(郑宇飞)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让“双减”落到实处需要全社会协力
下一篇:教师轮岗是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的举措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