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上阻下达” 让电动自行车行驶在安全线上

2021-09-06 10:48:53    人民网

今年5月,四川成都市一电动自行车在电梯关门瞬间爆燃,导致多人受伤,最小的伤者是一名仅5个月大的婴儿,视频中可以看到一瞬间电梯就被火光所笼罩,几位乘梯人无任何招架之力。类似这样电动自行车起火案例在各地屡屡发生。

6月21日应急管理部正式发布《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8月1日起“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对于数量庞大但屡次引发事故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电动车,终于依法可管。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以其经济、便捷等特点,成为群众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全国社会保有量已接近3亿辆。与此同时,由于产品质量问题、违规停放、充电不规范等原因,电动自行车火灾比较多发。不少居民将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停放、充电,一旦起火燃烧,极易造成人员伤亡。据统计,截至7月20日,今年全国已发生电动车火灾事故6462起,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

事实上,全国多地早已出台法规治理电动车。但由于普及力度、管理力度不够,很多居民并不重视,造成了一定的管理困难。此次《规定》的实施将电动车的管理正式纳入全国性法规。目前,已有多地依法依规对违规居民开出罚单,做到了真管,敢管。对于电动自行车的管理,光靠法规罚处是远远不够的,多方配合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

百姓事无小事,各部门应密切配合,依规做好电动自行车的管理工作。政府和社区要做好电动自行车“下楼”后的配套工作,统筹推进社区智能充电桩的建设,建立电梯电瓶车阻车系统,建设停车棚并安装充电设施;要加大检查力度,严查私自改装电池的问题。另外,应及时向社会通报电动车火灾事故的调查结果,依法依规严格火灾事故责任追究,提高民众重视程度,呼吁建立“召回”制度。

此外消防部门、社区还要不断加大宣传,加强安全警示教育,让人们充分认识到电动自行车“上楼”的危害,提高群众法制意识和风险意识,共享安全。对于电动自行车的管理,只有疏堵结合, “上阻下达”,才能让电动自行车行驶在安全线上,才能筑牢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网。( 暖山)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如何看待大学排行榜关系办学方向
下一篇:抓住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