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国家储备实力和应急能力要同大国地位相符

2021-09-03 10:34:25    人民网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做好国家物资储备工作,是预防重大能源资源风险、提升资源领域控制力、缓解需求剧烈波动的必要之举。充分发挥国家储备物资的战略功能、战备功能、应急功能,提升国家储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才能保障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和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国家储备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物质基础。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央储备集中力量向地震灾区投放粮油、燃油等物资;猪肉价格上涨时,有关部门向市场投放储备猪肉,全力保障市场供应;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应急部门紧急调运救灾物资支持重点地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近年来,我国战略物资储备不断发展,战略物资品种越来越多,各类储备物资规模越来越大,在支持国防建设、经济建设和抗震救灾等方面成效显著。

事实上,从粮、油、菜、肉,到医疗物资、石油、天然气,各类储备物资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以粮食为例,得益于完备的储粮体系和充足的粮食储备,我国在自然灾害、流行性疾病等突发事件中一次次化险为夷,始终保持粮价的总体稳定,始终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强国家储备顶层设计,深化储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对中央政府储备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加快建设覆盖全国的物资储存和调运基础设施网络,国家储备基础和实力不断增强,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国家储备也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一方面,有的资源高稀缺不可再生,有的物资国际市场价格波动指数大,有的储备品种对外依存度高……科学研判世情、国情,才能适时调整、不断优化国家战略储备的品种、结构、规模。另一方面,应急物资保障方面依然存在一些短板。比如,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暴发初期,包括医用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重点卫生防疫物资出现了不足的状况。提升保障能力、提高保供效率,才能进一步完善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体系,提升国家战略物资储备的整体效能。

我国是大国,必须具备同大国地位相符的国家储备实力和应急能力。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对此提出明确要求:要统筹解决好“储什么”、“谁来储”、“怎么储”的问题,系统规划、科学优化储备的品类、规模、结构,加快补齐补足关键品类物资短板。要加快健全统一的战略和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共建、多元互补,健全中央和地方、实物和产能、政府和企业储备相结合的储备机制,优化重要物资产能保障和区域布局,分类分级落实储备责任,完善储备模式,创新储备管理机制。要完善战略储备市场调节机制,增强大宗商品储备和调节能力,更好发挥战略储备的稳定市场功能。要加大国家储备监管力度,发挥专业监管、行业监管、属地监管合力。

“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健全国家储备体系,强化战略保障、宏观调控和应对急需功能,我们有信心更有能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 田宇)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残奥会,演绎别样的完美
下一篇:推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