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构筑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保障

2021-08-23 10:23:01    新华网

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个人信息保护法。这部维护个人信息安全的专门法律,明确了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规则和各相关方的权利义务,全方位构筑起个人信息保护的“金钟罩”,彰显了党和国家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决心。

大数据的发展为生活带来便利,也滋生了种种乱象。有的平台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强行推送个性化广告;有的商家擅自安装图像采集设备,偷偷记录客户人脸等生物特征……

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然而,由于相关规定散见于不同的法律法规之中,在司法实践中,往往面临部门权责不明确、维权机制不顺畅、法律之间不衔接等问题。

个人信息保护法充分回应了人民群众在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的急难愁盼,找准“病根”精准施策,一方面“严”字当头、突出责任,一方面明确规则、维护权利。法律封堵种种漏洞,撑开个人信息的“保护伞”,同时让信息监管长出更锋利的“牙齿”,必将让不法分子瑟瑟发抖。

法律落地,红线拉起。让法律落到实处,既需要相关部门尽快对标法律要求、充分履行责任,以严格执法彰显法律威严;也需要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到这部法律的重要性,每个人要拿起法律武器积极维护个人信息权益,使个人信息在法律的框架下被充分保护。(刘硕、白阳)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为了中国制造业的美好未来
下一篇:推动中美审计合作,保持资本市场开放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