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好评返现”的把戏是自欺欺人

2021-08-20 11:31:27    北京晚报

8月17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禁止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采取以返现、红包、卡券等方式足以诱导用户作出指定评价、点赞、转发、定向投票等互动行为。

对于“好评返现”,消费者并不陌生。收到快递,常常看到一张红色小字条,要求五星好评,承诺返现金。因为难以抵抗1元到5元甚至更高的诱惑,部分消费者违心地点上五星好评。其结果就是,因为看用户评价而动心出手的网购者不在少数,货物到手,完全不对版,只能自认倒霉,甚至有消费者出于“减少损失”的目的,再度违心重复好评返现的过程。循环往复,被虚假评论的商品大卖,卖家平台的推荐位置也会大大提高。

其实,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都明确禁止虚假“好评”。然而,一些卖家为了短期效益,以小利蛊惑买家进行虚假评论;不少买家,或出于小利的诱惑,或是出于止损的愿望,对于劣质商品进行虚假好评。结果就是更多无辜买家承受损失,无良卖家安心获利。不少热衷于好评返现的消费者发现,过不了多久,就会被各种虚假好评带进坑中。卖家与买家、买家与买家之间信任桥梁随之崩塌。这与自然呈现消费体验的初衷早已背道而驰。一旦网购信用不再,损害的又岂止个别买家的利益,行业信誉同样会受到伤害。

网购“好评返现”,实质上就是一种小额贿赂,本质上属于虚假宣传。每一次虚假评论的效应,看似无关痛痒,但积累起来,对于整个网购行业,实在是危害甚广。不合法的操作导致的不合法的收益,威胁到每一位消费者的权益,同时,也突破了法律法规的底线。买卖公平的原则、合法交易的底线,绝不能被一个个违心好评所蚕食,让规则的破坏者坐收渔利。

网购大行其道之时,严格守护交易公平底线,是电子商务行业大道畅行的必要前提。(侯江)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网红餐厅不能轻视“里子”
下一篇:电梯相亲角虽好,却藏着年轻人的无奈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