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深刻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2021-08-20 11:03:16    人民网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执政党,只有时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体中国共产党员“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修身律己的指南、干事创业的遵循,为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指明了方向。

从冒着严寒到太行山区访贫问苦,到“换了三种交通工具”赴重庆山村察看民生;从新冠肺炎疫情袭来时果断提出“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到以“不得罪腐败分子,就必然会辜负党、得罪人民”的清醒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无论在哪里,人民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最大的牵挂。“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2019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事访问期间的一番肺腑之言,感动了无数人。无私的言行,崇高的风范,让世人更为生动和深刻地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

洞察百年党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优秀党员干部的共性特点,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是全心全意忧民、爱民、为民、惠民的必然要求。正因为无数共产党员保持了这样的政治本色,中国共产党才能历经岁月洗礼而为民初心不改。也正是靠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和担当,“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才有了践行基础,“让人民幸福”这个“国之大者”才有了落实保证。

心中有民,脚下就有动力;心中有责,肩上就有担当。对党员干部而言,常怀爱民之心、为民之志、惠民之情,人生奋斗就有了更高思想起点、不竭精神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面对“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的问题催促,面对利益多元、诉求多样的新情况,如果没有“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毅自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笃定自若、“留得清白在人间”的廉洁自律,必定难有好作为、大作为。奔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只有常砺“无我”之境,常怀“愧民”之心,共产党人才能在有益于社会和人民中实现自身价值。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我们一定要像习近平总书记那样忠实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使命,坚定奉献担当,我们党就能充满力量,我们国家就会长治久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一定能够实现。(李达仁)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打击网络谣言 维护网络清朗
下一篇:深学、细照、笃行焦裕禄精神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