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治理广场舞噪声”入法彰显善治为本

2021-08-18 12:03:34    北京青年报

《噪声污染防治法草案》8月17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对现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进行修订。根据草案,在公共场所组织或者开展娱乐、健身等活动,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不听相关单位的劝阻、调解,将被执法部门或执法机构处以警告并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

长期以来,广场舞噪声扰民是让相关部门头疼的问题。由于工作性质、居民年龄及饮食起居、生活习惯的不同,有人尽情享受的广场舞,在另一类人看来,却是享受安静生活环境的障碍和痛苦。《噪声污染防治法草案》修订,将广场舞噪声扰民问题列入法治范围。处罚不是终极办法,而是以法治促进善治,让居民之间、政府与居民之间的关系和谐相依,使居民生活环境井然有序、文明和谐,共同追求社会进步和法治文明的境界。

广场舞已经成为城乡居民老少皆宜的一种健身活动,更成为居民生活富裕、城乡环境优美的一道风景。广场舞爱好者健身跳舞时,音响的声音澎湃响亮,有利于踩着音乐的节拍,带来全身心的愉悦感,让健身更有激情。但对其他居民而言,广场舞的声音强烈、刺耳,或在不恰当的时候延续相当长的时间,则会影响周边居民的休息或学习,广场舞的靓丽风景自然会引起这些居民的不满与反感。况且,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不是某一部分人的空间,兼顾其他居民,有必要成为公共社会治理的范畴。

这里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广场舞爱好者的适度与其他居民之间的包容问题,一个是政府管理部门与广场舞爱好者及其他居民之间的回应、管理、公平相待等问题。广场舞爱好者与其他居民有同理心,能降低音响,或采用更温和的方式不扰民,就不会产生冲突,政府部门也无须介入;可如果广场舞噪声扰民问题持续严重,引起居民投诉,相关部门就必须深入调查,依法调解、治理因此引起的矛盾冲突。

对广场舞扰民,不少地方探索出了有效的治理方案或措施。如要求广场舞者佩戴能够接收指定频段音响的耳机,以外人看来是“无声”的广场舞,缓解与其他居民的矛盾;也有的地方对有音乐伴奏的集体性健身活动提出相应规范,要求按照规定控制活动时段和音量,不影响居民生活……这为《噪声污染防治法草案》修订和达成共识、依法治理提供了准备。

依法治理广场舞噪声扰民,是用管人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法律面前,城乡居民是相互平等的,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是由居民共享的。广场舞噪声扰民入法,是希望跳广场舞的居民加强自律,换位思考,自觉处理好广场舞扰民问题,同时也是希望其他居民不要擅自破坏和影响广场舞者的情绪,凌驾于法律之上。靠共治、善治和法治舞出“广场”的和谐,广场舞再也不用贴上扰民的标签,公共社会环境会更美、更好、更值得留恋。

为此,在“治理广场舞噪声”入法的基础上,政府部门应保障公共财政投入,做好规划设计,在远离办公、学校、医院、居民小区等场所的地方,专门修建公益性的文化广场,供市民娱乐休闲。同时创新社会管理,完善社会干预机制和公共服务体系,营造良好邻里关系,激发出人性中的善能量。可通过举办“邻里节”、开办社区“网上家园”、发放“睦邻卡”等活动,为邻里间提供面对面交流情感、化解矛盾、互相扶持的平台,让社区大家庭里的居民真正和谐相处。(卞广春)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众防严打斩断偷窥黑产业链
下一篇:严禁划分重点班,切实减轻学生家长焦虑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