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众防严打斩断偷窥黑产业链

2021-08-18 11:59:48    广州日报

小小摄像头,本是方便人们工作生活之物,却有可能成为不法分子窃取隐私的“传送门”。据报道,警方破获的案例显示,有不法分子将针孔摄像头暗藏在酒店客房内,再通过分享App邀请码,使他人获得观看权,可以让百人在线观看。偷拍之于公民隐私安全的冲击引发社会关注。更值得警惕的是,摄像头偷窥、偷拍已形成黑色产业链。

如今,摄像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隐私泄露的风险也随之上升。一些利欲熏心的人盯上了这块“蛋糕”,把个人隐私当成可供交易的商品,把偷窥、偷拍当成迅速牟利的手段,既侵犯了他人隐私,又破坏了网络安全,其社会危害不容小觑。

近年来,不法分子在酒店安装针孔摄像头偷拍的案件时有发生。水杯、路由器、插头、小夜灯,因为针孔摄像头的存在,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用品一不小心就可能成为隐私泄露的“源头”。住酒店在床尾、浴室发现摄像头,商场试衣间、更衣室隔墙有“眼”,甚至正常的居家生活也成了陌生人隐秘围观的“真人秀”……如此情形下,为了不让个人隐私“裸奔”,防偷窥倒成了不少人不得不学的“技术活”。

个人提高安全意识和防偷窥技能固然是好的,但保护隐私安全仅靠个人严防死守远远不够。更何况五花八门的偷拍摄像头隐蔽性越来越高,很多时候我们真是防不胜防。就拿住酒店来说,就算住客有心对房间进行全面检查、排查偷拍摄像头,但这不仅是个“体力活”,更是个“技术活”,个人往往力有不逮。

斩断偷窥黑色产业链,非一方之力所能及,需要众防更要严打。众防要求社会各方共同筑牢数据安全、隐私安全防护责任。比如,从社交软件、网站、论坛到宾馆、酒店等场所经营者,都要负起“清扫”责任,让偷窥黑产业链无处容身。严打重在产销用一体打击、惩治不手软。比如,在偷拍设备生产、销售、安装、使用等各个环节实现全方位监管,提高偷拍者的违法成本,不仅重视对违法偷拍者的末端打击,也有必要顺藤摸瓜、追根溯源除掉整条违法产业链。只有各方协力,方能为公民隐私安全筑起更强防火墙。(张冬梅)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为通勤注入更多幸福感
下一篇:“治理广场舞噪声”入法彰显善治为本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