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少按些喇叭 多攒些文明

2021-08-18 11:56:40    广州日报

广州将全面整治机动车乱鸣喇叭交通违法行为。与乱鸣喇叭一同纳入整治的还有改装车“炸街”。乱鸣喇叭、“炸街”等噪声确实扰民。试想,夜深人静的夜晚,正做着美梦呢,突然有人不停按车喇叭,或者改装车轰鸣着穿楼下而过,美梦被惊醒不说,睡眠质量不好的人估计还得彻夜失眠。

细心的人会发现,近期,各地交警部门都不约而同“抠细节”,除了乱鸣喇叭,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等也成为发力对象。这并不难理解。社会在进步,人们对身边环境的要求在升级,自然也对交通文明提出更高标准。因此,“抠”乱鸣喇叭、不礼让行人等文明细节,可以说是顺势之举。而涵养升级版“方向盘文明”,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三大助力。

首先是技术助力。以广州为例,针对机动车乱鸣喇叭行为,加大了鸣笛抓拍电子警察设备的建设力度,同时进一步拓宽手持移动缉查渠道;针对改装车“炸街”,则研发建立噪声车辆管理名单库,一旦涉嫌改装但警方未予通过的车辆经过,便会成为重点“提示”对象。

其次是规则助力。正如一些驾驶者所言,有些情况属于不得不鸣喇叭。如机动车礼让行人时若遇行人也让行机动车,此时机动车往往轻按一下喇叭,挥手示意行人先行。因此,规则不妨细些、再细些,明确哪些情况属于噪声污染,哪些情况鸣喇叭属于可以为之,与此同时,规则还可以“活”起来,在畅通反馈渠道的基础上不断完善。

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是交通生态助力。涵养交通文明与改善交通生态是相辅相成的。广州交警在整治机动车乱鸣喇叭的同时,也针对乱鸣喇叭的原因展开了行动:整治非机动车在机动车道行驶、行人乱穿马路、机动车乱穿插等违法行为,并加强交通疏导,完善交通标志标线。而改善交通生态并不只是交警部门的责任,也需要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共同努力。无论是机动车驾驶者、自行车骑士,还是行人,每个人都应对自己多一些约束,对他人多一些体谅。(胡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双减”要落地,相关从业人员也要“温暖”转岗
下一篇:为通勤注入更多幸福感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