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在抗疫过程中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2021-08-18 11:28:32    人民网

不久前,在南京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为更好解决疫情防控期间出现的现实难题、社会问题,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及时推出“江苏新冠疫情防控网上求助建议通道”,截至8月16日15时,已累计收到各类求助、建言信息5446件。健康码“黄转绿”卡壳、集中隔离环境差、物资保障不充分等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得以解决,建议通道助力群众生产生活秩序恢复。

网上群众工作平台是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联系的“连心桥”,起到及时回应广大群众呼声、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的作用。尤其在疫情防控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面对特殊时期出现的海量信息和各类诉求,网上群众工作平台具有得天独厚的工作优势。相比传统的市民邮箱、市民热线,网络平台具有传输畅通无阻、信息即时抵达的特点,方便更多群众集中反馈,提高工作效率。在疫情防控期间,网下事、网上办的工作方式更有助于减少接触,降低病毒传播风险。在抗疫一线,利用网络平台及时了解回应群众所思、所想、所求,党的群众路线显现出强大威力。

网上群众工作平台在解民忧、纾民困的同时,还肩负着汇民智、聚民力的使命。在2020年国内疫情最为严峻的时候,人民日报全媒体开通“征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求助者信息”平台,通过网上“大排查”,为新冠肺炎患者及风险人群提供就医帮助。事实说明: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危难之际,利用网络平台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让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就能汇聚起战胜疫情的磅礴力量。

网上群众工作平台能不能用、善不善用相关信息,直接影响着网络群众路线的落实。现实中,有群众反映:一些平台成为摆设,设置自动回复但不见实际行动;一些平台“官腔官调”“失语迟语”,不善于与网友交流;一些平台无法实现信息共享,给群众办事带来困难……从这个角度说,必须完善网上群众工作平台,建立健全详细工作流程,提高党员干部对信息化产品的驾驭能力,要让这个平台成为“好帮手”。

客观来说,网络平台只是促成群众和政府无缝对接的“传声筒”。线上群众工作最终仍要落实为线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疫情防控中,如何应对短时间内出现的大量信息?回应部门与业务部门如何形成配合?如何完善跨部门、行业的统筹联动机制?这些问题,关乎每个个体的生命安全,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平安。只有形成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寻找问题到解决问题的闭环,才能切实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9.89亿。某种意义上,群众就是网民,网民就是群众,群众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正如“领导留言板”的一张海报写的那样:“您有哪些困难事、烦心事?来找领导说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网上群众工作平台必将成为全民抗疫的重要抓手,为社会治理赋能聚力,为群众生产生活保驾护航。(郑岩)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名人带货重流量轻质量是玩火自焚
下一篇:如何才能让国潮风经久不息?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