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天下苦装修久矣

2021-08-17 11:28:12    光明网

近期,湖北省武汉市房管局和武汉市城建局发布《关于规范全装修商品住宅建设和销售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直指全装修商品住宅相关问题。

全装修商品住宅,即是人们口中的精装房。通常,选择购买精装房的消费者都是为了省心省力省时间,不用再去头疼装修问题,但现实往往大相径庭。检索互联网可以发现,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精装房维权问题,这显然能够说明当前精装房市场的混乱与无序。

实际上,精装房市场的混乱与无序,只是装修行业乱象的一个缩影。对消费者而言,即便不买精装房,也躲不开装修市场潜藏的“坑”。精装房也好,毛坯新房也罢,即便是二手房,装修都是消费者入住前无法绕开的阻碍。

装修,对普通消费者而言,是一个门槛极高的行业。五花八门的装修材料,纷繁芜杂的施工工艺,细致繁多的施工标准……不在装修行业浸润数年,任何人都很难理清头绪作出合适选择,同样也很难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隐患和暗疾。可以说,装修市场是一个卖方市场,消费者很难维护自身权益。

既然消费者自身“无力”,懂行的有责部门就不能坐视不管。但问题是,装修行业乱象诟病已久,但却始终未有改善趋势,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究其根本,乱象频生与当前装修市场缺乏完善监管和明确标准不无关系,也和消费者缺乏有效权利救济途径息息相关。在过往案例中,由于上位法规定含糊,有城市住建部门表示只管房屋安全和精装房,个人装修引发纠纷需寻求市场监管部门帮助;有的城市住建部门则表示精装房不在监管范围,且精装房难有统一标准。

对只有一个责任主体(开发商)的精装房,有责部门监管责任划分尚且混乱,对涉及多个商家和多个施工方的毛坯新房和二手房装修,消费者显然更难维权。从中也可看出,有责部门不愿管,是因为装修行业难管,也因为权责划分不清。但难管就能不管吗?长此以往,只会让消费者丧失对政府治理能力的信心,从而丧失作为社会治理机构的权威。

如今,消费者对于装修的基础诉求已不是省钱,很多消费者宁愿多花钱、多吃点亏,也不愿材料达不到标准、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消费者的无奈,对有责部门而言是一种警醒。推动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具体落实在啃下如装修行业这块“硬骨头”。不求一蹴而就,一点点打开行政监管困境,对市场而言就是好事。

正如武汉此次征求意见稿中明确了主责部门,也明确要求“销售现场和交付标准样板房的公示中,不得出现‘同等档次’的表述”,“签订合同时应明确主要装修材料和室内设施设备的名称、品牌及数量等内容”……剔除了装修约定中的含混不清,这显然是约束装修行业的一个好的开始。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今年9月1日后,学校有些不一样了
下一篇:别让眼巴前儿的小事 变成急难愁盼的大事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