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用法治构筑“防疫墙”

2021-08-13 11:48:47    法治日报

8月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5件全国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妨害疫情防控秩序犯罪典型案例。这批典型案例聚焦当前疫情防控中的突出问题和难点,包括违反疫情管控措施,流调中隐瞒或者未如实陈述活动轨迹,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等。主要涉及两个罪名: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

疫情防控越是到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这些典型案例,主要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中出现多发性违法犯罪的实际情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波疫情发生后,根据依法防控的紧迫需要,最高检打破惯例,选择在办的典型案件及时发布,对各级检察机关办案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法治是应对疫情的重要手段,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既要做好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也要果断亮剑,严格执法。当前,在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依然有极少数人执意违反防疫禁令和公告,导致病毒传播、多人感染。如南京老太毛某,擅自离开南京,到扬州后又故意隐瞒行程,四处出入人员密集场所,在面对公安部门调查时仍一味隐瞒行程,因其一人的任性,导致扬州一座城“破防”。根据我国刑法等法律法规,故意传播突发传染性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对这样的典型案件及时处理、及时公布,以案释法、做好普法,既可以避免出现有的人“不知法而犯法”的现象,也有利于社会公众了解敬畏法律、尊崇相信法律。

疫情就是“敌情”,大“敌”当前,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团结一致,严格遵守各项防疫规定,支持各项防疫工作。但有的人心存侥幸隐瞒接触史、隐瞒行程,有的人为了图省事不做核酸检测,有的人无事生非擅自修改核酸检测结果,还有的人恶意编制、传播疫情谣言,种种以身试法的恶劣行为给战疫添乱添堵,对此检察机关、司法部门必须“零容忍”,对有关当事人依法严惩,要通过严厉的惩治使人们深刻认识到:妨害疫情防控秩序涉嫌犯罪,要受刑法处罚;疫情防控时期在特定场合不戴口罩、不遵守“一米线”,也不只是个人习惯问题,很可能会违法违规。对疫情防控中发生的违法行为严惩不贷,用法治利器构筑起疫情防控的“防疫墙”。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相关部门要加大疫情防控执法力度,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法律法规,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同时,也要严格依法办事,做到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让法治成为刚性的行为准则,扎紧疫情防控的“法治篱笆”,坚决守住疫情防控底线。(潘铎印)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亚洲象1300多公里“长征”与动物保护的中国童话
下一篇:校园普及AED,做好培训工作是关键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