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关乎城市和谐与幸福

2021-08-11 11:10:01    工人日报

在城市这座高速运转的机器中,“针头线脑”“小修小补”类服务摊点也在支撑着一部分人群的生活所需,它们同样是百姓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修拉链、配钥匙这类“小修小补”的生活服务摊点越来越少,这事受到媒体关注——据8月9日《人民日报》报道,前不久,商务部、住建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在居民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建设可以满足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的多业态集聚的社区商圈,包括一日三餐所涉及的菜市场、早餐店、便利店等,也包括不起眼的维修点,满足居民修鞋、修自行车、配钥匙、改衣服等“小修小补”的便民服务。

修拉链、钉鞋掌、改衣服、配钥匙……长期以来,这些小摊点曾大大方便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然而,随着近年来城市规划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的不断推进,不少地方的街道整洁了、环境漂亮了,但“小修小补”类摊点却越来越少甚至难觅踪影,这给民众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原本修一修、改一改的鞋子、衣裤还能穿,若找不到这样的服务,往往只能扔掉;原本街角拐弯处就能给自行车打气、补胎,当摊点消失后,有需求的人几乎束手无策。

在城市这座高速运转的机器中,不同于大型商超满足着大多数百姓绝大部分日常生活需要,“针头线脑”“小修小补”类服务摊点也在支撑着一部分人群的生活所需,它们同样是百姓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类便民服务摊点往往藏着城市生活的烟火气,藏着百姓生活的和谐与幸福。不仅如此,这类摊点的从业者多是外来务工人员、低保户、残障人士等,这些星星点点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服务摊点,也撑起了他们的生活和梦想。曾有报道说,一个缝纫摊儿供出了3个大学生。

时下,很多人习惯了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沉浸在线上下单、移动支付的服务模式中。值得注意的是,某些场景的某些生活需求,并不是互联网都能够解决的——修个拉链,难道还要坐等网络平台派单给家政阿姨上门?事实上,不同人群的生活需求也是多元的,有人愿意在网上购买刀剪套装,也有人习惯于“出门拐弯磨把菜刀”。

这就给城市治理提出了更高、更精细化要求,“一刻钟便民服务”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在老旧小区改造、新社区建设与管理、商业网点的规划布局中,应该关照到百姓日常琐碎却现实的需求,在租金、税收、布局等方面对“小修小补”类便民服务做出一些特殊设计。比如,一些地方在菜市场、超市、食堂等场所为流动维修摊设置“社区工坊”,实行公益性免租等,就是有益的尝试。同时,更应看到并体谅小众群体就业、创业的艰难,对那些不具备规模的“小修小补”摊点的从业者,给予必要的呵护。

城市生活的烟火气,本该包括那些在社区角落里的小型服务摊点,方便周边百姓花几元钱就能在这些摊点解决日常生活难题。期待更多地方充分考虑民众对部分传统服务的需求,尽可能利用社区的边边角角接纳这些“小修小补”类服务摊点,让“一刻钟便民服务”在更多地方落地,让更多百姓享受便捷、美好的城市生活。(吴迪)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象群奇幻之旅为野生动物保护提供了参考
下一篇:期待更多斑马线成为文明的风景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