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疫情财”绝不可图

2021-08-09 15:12:51    人民网

近期,疫情形势反复,防控压力倍增。全民抗疫之际,个别地方偶发囤货、抢购、抬价等现象,要予以重视。

越是疫情防控吃劲的时候,越要确保重要民生物资供应保障。针对不法分子“发疫情财”的问题,江苏南京开展防疫用品和民生商品市场价格检查,坚决打击借疫情之机哄抬价格、价格欺诈等价格违法行为;湖南张家界印发通告,不得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不得囤积居奇、虚构进货成本或利用其它手段哄抬物价;河南郑州对违反价格法律法规行为依法从严从重从快打击,最高可处500万元的罚款……各地态度鲜明、行动果断,给此类现象敲响了警钟。

客观来说,疫情对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疫情传播蔓延,防控措施升级,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人工成本、物流成本和原料成本的增加,供不应求的商品出现一定范围内的价格波动也符合市场规律。但是,一些不法分子“乘人之危”,趁机哄抬物价甚至坐地起价,图的是不义之财,坏的是抗疫大局,造成的是市场混乱、情绪失控,理应依法整饬。

打击投机,才能稳定市场、保障生活,才能稳定人心、凝聚力量。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有关部门依法严厉打击利用疫情哄抬物价、囤积居奇、趁火打劫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等违法犯罪行为;有的地方密切关注疫情对市场供求的影响,做好居民生活必需品保供调度,防止物价过快上涨,保持疫情期间基本民生服务不断档……这些经受住时间和实践检验的有效做法表明,面对疫情对日常生活的冲击,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有力实施政府的调控手段,“市场”与“市长”缺一不可。

“我们在此向您做出诚恳的提示:疫情期间,我们的生活物资供应不会有任何问题,请大家不要大量购物……不要做物价上涨的推手”。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一家超市的温馨提示在网上热传。这是来自商家经营的良心,更是出于疫情防控的理性。时间已经并将继续证明,疫情防控中那些囤货居奇的做法、那些自私自利的行为,不为市场容许,不被法律容忍,一定会付出代价。

(岚山)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以健身促健康,还需要做什么?
下一篇:共建“一带一路” 贡献央企力量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