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适老化”能否遍地开花?

2021-07-30 15:57:07    广州日报

手机和电视有了“适老化”标准,更多领域待开拓——这是《经济日报》一则报道中的内容。

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智能生活,让科技更好服务老年人……近年来,“适老化”成为热词,频频引起热议。去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要求扩大适老化智能终端产品供给。在此之后,智能终端“适老化”改造持续加速,不少老年人的“云”上生活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手机里,字体、图标变大了,桌面布局更清晰;电视遥控器有了“极简风”,更方便老年人操作;一些App增设了“语音助手”等功能,当好老年人的小帮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日前电信终端产业协会、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共同发布了三项技术标准,对智能手机和电视的适老化设计做出详细规定。标准有了,必将引导更多商家加入这一行列,更好地造福于老年人。

当然,如果充分对接需求、考虑“痛点”,现有的“适老化”改造还是覆盖面窄了、步伐慢了。

首先,要更广。老年人所遭遇的“数字鸿沟”,仅限于手机、电视吗?当然不是。眼下,万物互联。各种智能家电、家居、可穿戴设备等,深入融入生活。从智能空调、厨卫到智能血糖仪,从面部识别、语音操控到手势控制,各种场景、各类领域,都应多些“适老化”思维,让老年人多一些便利和从容。

其次,要更“深”。“适老化”绝不只是把字体变大,而涉及里里外外、方方面面。“适老化”改造也绝不是增负担、添麻烦,而是大势所趋、是广阔商机。必须承认,多年来智能终端争相“哄抢”年轻人,从产品设计到具体细节,从第一版到迭代更新,无不考虑年轻人的需求、口味。事实上,得老年人也可以得未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占总人口的18.70%。接下来,其规模仍将持续快速增长。知老、懂老,研究老年人的诉求,考虑老年人的使用习惯,这是民生工程,也是市场商机。更多企业应该意识到,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社会供给“不适老”之间的矛盾将逐渐凸显。在更深层次上推进“适老化”,这是时势使然。

此外,还有一点值得警惕。“适老化”是商机,但绝不能成为精准坑老的利器。从报道来看,有些App打着“适老”的名义,添加0元领水果、签到领金币等“诱惑”,坐等老年人上钩。让老年人融入智能生活,同时避开各种陷阱,二者缺一不可。(夏凡)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低保不分城乡,更好兜底保障
下一篇:自己选快递公司,难在哪?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