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改善农村儿童营养状况,需要面对新课题

2021-07-29 11:20:26    光明网

近日有学者在学术会议上指出,近年来,儿童绝对贫困发生率不断下降,但多维的相对贫困仍有待根本性解决。综合营养、教育等多方面因素考量,儿童贫困发生率远高于成人。

营养,是衡量农村儿童贫困与否的重要指标。相比于金钱指标,营养可能更为关键。在学界有“生命前1000天”的说法,大量科学成果证实,儿童出生后的1000天,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时间。而在这1000天里,营养能否跟上至关重要。与营养相关的早期发育,可能会导致不可逆的生理问题,这就关联到儿童人生成长、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可能性问题。所以,进嘴的是肉蛋奶还是辣条,在长线时间里被放大之后,就是城乡差距、社会平等的宏大议题。

认识“差距从营养开始”,也有助于我们完善公共政策制定。这意味着需要跳出以户为单位的认知框架,把儿童放在一个更宽泛的代际群体的视野里考察。如何保证农村支持政策可以直通到饭桌上,这在今天需要被细致梳理。

其实这一问题在大约十年前就已被发现,彼时的调研发现,农村学生营养不良率高、维生素摄入不足,“营养贫困”多发。2011年开始,全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开始实施营养餐项目,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达1472亿元,惠及约4000万农村学生。效果也是可见的,据2019年的调查显示,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男、女生各年龄段平均身高比2012年分别提高1.54厘米和1.69厘米。

10年之后回望,营养餐的效果是明显的,但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样需要正视。去年在安徽某县发生的营养餐被整盘倒掉事件,一度震惊舆论。该事件其实是营养餐计划今天在一些地方落地所遇瓶颈的缩影。由于补贴不足、监管不严、招投标不透明等原因,导致饭菜不可口,营养餐被“嫌弃”,学生重新被“三无辣条”等垃圾食品夺了回去。

在今天的背景下,如何继续改善农村儿童营养状况,也需要有针对性的调整。比如要考虑到近些年的物价因素,营养餐的财政补贴应当加强保障;在居民整体收入水准提高,农村儿童告别食品“绝对稀缺”的情况下,营养餐只有提升整体口感,才能打赢和“重口味”垃圾食品的竞争;如果说义务教育阶段有营养餐,那么在此之前,尤其是“生命前1000天”,该如何予以营养支持,这些问题都是今天要面临的新课题。

在条件优渥的成长环境,儿童的一粥一饭都会被高度关注,在互联网语境里,关于“孩子该怎么吃”的文章也可谓车载斗量,营养已经被公认为是“必须学习”的常识。但如果放到农村的条件里,这种人文环境本身可能就是缺失的。无论是父母还是儿童,或许都从未想过维生素ABCDE的作用。

在这时候,政府和社会发挥相应的干预作用就尤为必要了。毕竟,在宏阔的视野里,一个庞大群体的成长状况,和整个社会、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让人脸识别更有温度地造福社会
下一篇:胜利时鼓掌 失利时拥抱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