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张家齐郭晶晶合影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2021-07-29 11:16:29    北京青年报

北京时间7月27日下午,东京奥运会女子双人10米跳台决赛在东京水上运动中心结束。没有悬念,两位都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小姑娘——17岁的张家齐和16岁的陈芋汐,以363.78分领先第二名将近53分的成绩,为中国跳水队蝉联了该项目冠军,拿下了“梦之队”开赛以来的第二金,也实现了这个项目的奥运会六连冠。

夺冠之后,网上不乏张家齐的照片,其中一张,张家齐与郭晶晶的合影,格外引人注目。照片拍摄于张家齐5岁的时候,当时张家齐在国家体育总局训练馆遇到郭晶晶,妈妈为她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合影中,张家齐梳着两个小辫子站立着,而郭晶晶则半蹲在旁边搂着她,像极了一个小粉丝与偶像在一起。

女子跳台项目人员高手辈出,更迭太快,“各领风骚只几年”,而且成名都很早。张家齐的国家队师姐任茜夺得里约奥运会冠军时是16岁,5枚奥运金牌获得者陈若琳获得北京奥运会冠军时也是16岁。2016年、2017年,正是张家齐无敌的时候,早就有了称霸实力,但由于年龄太小,不符合国际泳联规定,所以无法参加上届奥运会,乃至2017年的世锦赛。真可谓“生不逢时”。

就像一个绝世高手,哪怕被什么事情耽误了,可一旦到了华山之巅,拔剑四顾,扬剑出鞘,依然笑傲江湖。但要想成为武林高手,并不是容易事,尤其“生不逢时”,意味着付出更多。在教练眼里,“家齐最大的优点是比同龄人训练更加刻苦”。张家齐的妈妈介绍,她身上有伤,而且有一个特点,受了伤不说,“不跟我说,也不跟教练说,除非是被发现”。一个不怕苦、不喊苦的孩子形象,就这样纤毫毕现。

能站到最高领奖台上,肯定有天赋,但这世上从来都不缺少有天赋的人,仅仅靠天赋无法走到最后,很有可能成为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不知道张家齐与郭晶晶之间过多细节,但张家把这张照片贴在家中,而且是醒目位置,应该可以推断出,郭晶晶的成功,一定激励了张家齐的成长。在张家齐身边,有着一个个优秀的队友,还有郭晶晶等前辈的榜样指引,使她避免了人生成长的很多迷茫。

可以这样说,张家齐的努力和成功,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她的追星——从小就追郭晶晶这样的体育明星。

青少年追星话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无论是为了满足情感需求,还是为了度过慢慢长夜,抑或是为了给人生寻找榜样,青少年追星都并非必然成为问题,这是成长的一个过程。问题的关键在于,到底应该追什么星,怎么样去追星。

从媒体调查来看,现在的追星已经成了一个产业。尤其是饭圈中的“氪金”“应援”“流量为王”等乱象愈演愈烈,在其背后已经形成了一条成熟的产业链。很多青少年深陷其中,浑然不知。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通过追星确立价值认同,偶像被看成理想的自我。现在的很多追星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价值观引领,影响到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什么星,怎么去追星,并不是青少年自己的事,更不能成为被利益绑架的事。

引导青少年正确追星,追正确的星,已然成了一道社会命题。而张家齐+郭晶晶这张合影,生动地注解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也启示青少年应该如何追星,追什么星。很多奥运选手正处于青少年阶段,他们也有着同龄人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成长经历对广大青少年具有极大的启示性。(毛建国)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治理高价彩礼,司法出手更具标杆意义
下一篇:“别墅补课”揭示教师职务胁迫牟利之危害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