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弃港大奖学金,选北大马理论,怪么

2021-07-12 14:58:03    光明网

7月11日有媒体报道说,四川成都一个应届高中毕业生在今年高考中取得了文科总分643分的成绩,这名女学生放弃了香港大学法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和68.4万港元的全额奖学金,选择填报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这则报道,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一个文科高考生,在填报专业时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这件事能成为新闻,其本身就饶有意味。当然,此事惹人注意之处,也或许是因为该女生放弃了港大巨额奖学金之举。然而,无论如何,以正常思维考量之,难道不是与上述现实相反的举动才更符合新闻成因的逻辑么?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地位、作用之重要,尽人皆知。这个重要性体现在高中毕业生的高考专业选择时,却能引来些许惊诧,静下细思,这个“惊诧”的现象恐怕才更加值得人惊诧。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样是重要的理论体系。将这样的理论列为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学习和研究的专业,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既为大学的一个专业,自然要进行招生,也自然要有人报考,这同样也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

一名高考生对大学所学专业的选择,看似简单,实则不易。除了兴趣、爱好和理想以外,还有诸多现实的因素在影响考生的专业选择,比如就业以及可就业岗位的可能薪资水平等等。就此而言,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现实中的重要性,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专业中的权重并无直接的关联;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毕业生与其他专业的毕业生一样,同样要面对和应付专业学习之后的选择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讲,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与选择其他专业也并无不同,这样的选择不过是考生从自己的兴趣、爱好、理想和抱负出发而作出的决定而已。只不过,由弃港大巨额奖学金所形成的反差,衬托出了该考生其后选择的清晰和坚定。事实上,以中国教育体系及其目标的设定,应该有更多的高中生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兴趣和爱好,应该有更多的高中毕业生将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自己的专业选择。对此,应该以平常心待之,而不应有诧异之感。

上述报道称,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今年高招只招收本科生20人。这个规模的招生人数,能否满足有志于此的高中毕业生的需求,还待相关研究报告。一个高中毕业生的高考志愿成为热议,这或许就是这个专业如何发展的重要依据。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国经济优化升级向世界输出正能量
下一篇:厘清互联网平台企业的发展路向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