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App适老化,不只是“大字版”

2021-07-08 10:58:52    光明日报

越来越多的网站和平台加入适老化改造行列中来。日前,媒体报道,为让老年人用手机挂号更顺畅,浙江省对预约诊疗服务平台进行适老数字化改造,发布了“关怀版”。凡是60周岁及以上的居民,打开“浙里办”App,进入预约挂号界面,就会跳出“关怀版”界面推荐。与“普通版”界面相比,“关怀版”最直观的改变是字体、按钮等都放大了,功能更简洁。并且,如果操作仍有困难,老年人可在界面上直接选择“电话预约”,通过电话人工挂号;或是用“语音助手”,说出医院、科室等信息,系统会自动匹配进入相关页面。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推进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自此,工信部启动的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持续推进,手机App的适老化改造成为一种社会趋势。“浙里办”App推出更方便老人使用的“关怀版”,就是对此的一种积极响应。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关怀版”不只是限于放大App界面的字体、图片等,有需要的老人还可在页面直接选择电话预约或语音助手,此一功能优化进一步降低了老人的使用门槛。此外,该App围绕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高频事项及服务场景,设置了“退休养老”“健康医疗”“身份户籍”等栏目,老年人可在线办理包括养老资格认证、智能导诊在内的近40个事项,还提供子女家人代办功能。如此就从物理意义上的适老化改造,升级到相关服务的适老化迁移,最大程度方便老人获得相关公共服务。

这一做法,提供了一种启示。那就是,当前的网站、App,尤其是带有公共服务属性的网络应用平台,推进适老化改造,不能仅是简化操作,如放大字体等,还应更进一步,从老年人最需要的服务出发,有针对性地整合功能、资源,以更简便的方式为老人提供更多服务。也就是说,相关操作应该做“减法”,但服务上还应该做“加法”。当然,这不仅仅是应用平台的事,也涉及相关服务部门的配合与对接,需要有“一盘棋”思维。它指向的目标应该是,让智能技术以最友好的方式惠及最多的老人。

此外,在推进适老化改造过程中,还要警惕另一种现象,那就是部分平台利用适老化契机,想方设法“收割”老年用户。有报道就指出,一些平台所谓的“大字版”,除了把字体加大方便老人阅读,更多的是在吸引老人沉迷其中。如一些App添加了0元领水果、签到领金币等小游戏,以及看视频赚金币、邀请好友赚佣金等功能,还有一些则充斥着大量广告。这样的“适老化”改造,本质上就是利用部分老年人容易“贪小便宜”的心理来对他们进行精准“收割”,这无疑是一种危险的跑偏。

相关行业报告显示,当前50岁以上银发网民们每天平均看手机4.39小时,超过10万老人日均在线超10小时。相比上班工作的年轻人,互联网平台靠老年人贡献时长更加容易。而这一串串被量化的数据背后正是这些患上网瘾的老年人。可以说,解救“网瘾老人”已经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命题,决不允许一些平台利用适老化改造对此推波助澜。

应该明确,推进网络应用适老化改造,是要帮助更多老人跨越数字鸿沟,而不是将他们推向对网络的沉迷。一些网站在改造过程中的“小心思”“小动作”,应被及时叫停。事实上,工信部已明确要求,适老版界面、单独的适老版App中,严禁出现广告及插件,也不能随意出现广告或临时性的广告弹窗。

网络应用适老化改造,不应该只是催生更多的“大字版”手机、App,更不应该成为一些平台借机“收割”老年用户的利器。唯有以老年人的切身权益保障为初心,适老化改造才能真正惠及银发族。(作者:朱昌俊,系媒体评论员)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夜访”困难职工,贵在将心比心
下一篇:小区“貉出没”,以“貉”为贵也要避免“风声‘貉’唳”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