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夜访”困难职工,贵在将心比心

2021-07-08 10:57:48    工人日报

从本月起,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总工会启动“萤火虫夜访计划”,以“赶夜车”形式代替白天慰问。“按照不占上班、治病和探病时间的‘三不占’原则,首期两个月夜访20户困难职工家庭。”今年5月底,奉化区总工会还获评了全国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作出重要贡献集体”。(见7月6日《宁波日报》)

一些劳动者家庭面临经济困境,需要“生活上多一些保障,心灵上多一些温暖”。有关部门如何将制度善意和人文关怀有机结合起来?“萤火虫夜访计划”是有益的探索。

关爱困难职工家庭,饱含着“弱势补偿”的善意和温暖。如果在上班、治病和探病时间去慰问,难免会给困难职工带来不便——为了接受慰问,一些困难职工家庭很可能要调整自己的安排和生活节奏。而“萤火虫夜访计划”做到了换位思考,站在困难职工家庭的角度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有体谅和成全他人的同理心。

关爱困难职工家庭不仅需要物质帮扶,也需要精神慰藉。在帮扶困难职工家庭的同时,尊重他们的正当权利、正常生活和利益诉求,顾及他们的心理感受和现实困难,以“不打扰”、少打扰的姿态去帮扶,更有利于帮扶工作的展开和可持续。

表面看,“夜访计划”只是上门慰问的时间发生了变化,实际上,这背后是公共服务理念的转变和价值排序的更新。

将好事做好,需要“绣花功夫”。不论是解决租房子问题,还是帮助困难职工子女入学,抑或是破解无人照看的难题,关爱弱势群体,都不应停留于送钱送物,而应将援助力量放在相关群体的痛点上,尽力解决其“急难愁盼”问题。“夜访计划”可谓将工作做在了人们看不见的细节处,更务实、更贴心。

进一步说,将好事做好,需要以心换心、将心比心。时下,一些地方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出的容缺办理、周末预约服务、延时错时办理等举措,实际上都是在践行一种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理念。这也是提升公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题中应有之意。类似的做法,多多益善。(杨朝清)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第三卫生间是城市人性化的细节体现
下一篇:App适老化,不只是“大字版”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