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第三卫生间是城市人性化的细节体现

2021-07-08 10:55:49    人民网

异性家长单独带“娃”恐怕都曾遇到如厕尴尬——无论是妈妈带男娃进女厕所,还是爸爸带女娃进男厕所,都存在诸多不便;而让无法自理的小朋友独自去厕所,又有安全隐忧。究竟该如何是好?

第三卫生间的出现,带来破题希望。顾名思义,第三卫生间,既不是男厕,又不是女厕,而是一个“中立”的空间。它不仅可以满足异性家长陪孩童“方便”的需求,还可供亲属陪护行动不便的老人或残疾人如厕,在避免性别尴尬的同时,保护自己和他人的隐私,称得上是厕所文明的又一标志。

早在201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修订的《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就要求,城市中的一类固定式公共厕所,二级及以上医院的公共厕所,商业区、重要公共设施及重要交通客运设施区域的活动式公共厕所,均应设置第三卫生间。同年12月,原国家旅游局也发布通知,要求全国5A级旅游景区都应配备第三卫生间。

上述标准和要求表达的态度很明确——第三卫生间并不“小众”,是人们的正当需求,应被重视并加以满足。相关标准更体现出社会发展和城市管理愈发人性化和精细化。对地方管理者而言,在执行有关规定的同时,更要本着同理之心,努力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发现相关服务的不足,改进工作才能有的放矢。

近年来,越来越多地方的公共场所开始有了第三卫生间,说明有关建设标准和要求正在逐步得到落实。对此,饱受“不方便”困扰的人们最有发言权——有“宝妈”在用过第三卫生间后,兴奋地说:“这真是解决了家长的大麻烦!”急人之所急,需人之所需,自然会得到群众肯定。

但也要看到,目前公共场所第三卫生间的数量还是较少。截至2018年年底,即便是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公厕中第三卫生间的配置比例也仅为14%。而且,一些第三卫生间还存在标识不清、使用率不高的情况,甚至被“撂荒”,令人惋惜。

这也带来几点启示。一是,对第三卫生间的宣传工作要进一步加强,更多人对此有更清晰的认知,群众对此关注度越高,现有的第三卫生间才会被更好地利用。二是,第三卫生间、无障碍卫生间、母婴室等,不必分别独立存在,综合一体化建设能够节约占地空间与成本,提高综合使用效率。三是,城市公厕需要科学规划、统筹设计,随着“厕所革命”深入推进,各地各部门要以实际行动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

在某种意义上,厕所服务系统完善与否,已成为衡量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城市不仅要减少人们的如厕尴尬,更要使人们在城市的生活更加“方便”。对于如厕这道“必答题”,地方管理者必须更加重视,做得更好。 蒋萌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这一高规格印发的文件释放了啥信号?
下一篇:“夜访”困难职工,贵在将心比心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