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雅诗兰黛虚假宣传,损人就是害己!

仝宗莉    2021-07-06 09:29:16    人民网

近日,雅诗兰黛(上海)商贸有限公司因虚假宣传被罚款40万元,涉及旗下两款产品。这已不是雅诗兰黛第一次因同类问题被罚。

作为知名时尚美妆类品牌,雅诗兰黛在全球各地拥有广阔的市场。按理讲,这样的大品牌应该格外爱惜自身的“羽毛”,视消费者口碑为生命,全力维护品牌美誉度。而雅诗兰黛却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样错误,为何如此屡教不改?

正如有律师所言, “国际大牌屡屡违法,处罚标准过低恐怕是重要的外在因素。现行处罚标准与虚假广告获益相比,难以对商家形成有效的经济制约。”舆论普遍也是这样认为的。雅诗兰黛公司2019财年全年盈利为17.85亿美元,很显然,40万元的罚款对其而言不过九牛一毛。相比店面租金、明星代言费等,虚假广告罚款几可忽略不计,却往往能凭借名牌效应,在短时间内推动产品“大卖”。

但涉事企业也别真不把处罚当回事。事实上,除了上述处罚,广告法还提到,发布虚假广告的,可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对两年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从重处理,可以吊销营业执照。此外,当行政部门确认商家违法后,消费者还可据此提出民事索赔。

更值得一提的是,为根治化妆品领域虚假宣传这一“顽疾”,国家近年来屡屡出击,严格广告审批,加强广告监测,屡开大额罚单。2020年6月新出台的《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分6章80条对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及其监督管理予以规范。2021年4月公布的《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明确要求,要逐步实现对化妆品的功效宣称进行评价,并上传产品功效宣称依据的摘要。“组合拳”之下,一张法律、条例、规范,三者互为补充的网络正在合围,为化妆品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划定了红线。对虚假宣传严管重罚已是大势所趋,所以敬告那些执意“剑走偏锋”的企业,莫要以身试法,玩火者必自焚。

近些年,各大国际化妆品巨头皆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所倚仗的无非是,借品牌优势提升知名度、靠产品质量赢得可信度、凭消费者认可塑造美誉度。一个品牌成名不易,可一旦企业“恃宠而骄”,比如护肤品去宣传本不具备的功能,夸大“祛斑美白”“奇迹修复”等功效,就无异于自贬身份,与江湖郎中兜售“大力丸”无任何区别。须知,企业每一次受罚,都在消耗可信度、美誉度等无形资产。长此以往,寒了粉丝的心,也就砸了自己的碗。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捍卫数据安全,用法律封堵风险点
下一篇:加快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