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高校补办毕业典礼,不让学生留遗憾

2021-06-28 11:49:46    新京报

又逢毕业季,近日,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举办了一场颇为特殊的毕业典礼,参加者有应届毕业生,也有去年的“老毕业生”。

去年因为疫情,毕业生们无法到校参加毕业典礼,该学院便采用了“云毕业典礼”。然而,不能回到母校亲自参加一场线下的毕业典礼,对于学子而言始终是一种遗憾。为此,该学院院长去年便承诺,欢迎他们明年再回来,弥补这个“遗憾”。如今,诺言兑现,有596名往届毕业生从全国各地赶回了母校。

对很多人来说,毕业典礼是人生中的大事。就像有毕业生所说,“读了四年书,可能最期待的就是能够穿着学士服,等待院长给我拨穗,然后和同学、学弟学妹,还有老师拍一张合照”。这样一份朴素而真诚的愿望,如今终于得到了满足。

由于疫情的缘故,去年全国高校普遍采用线上“云毕业典礼”,其中也不乏别开生面的毕业典礼,让人难忘。例如,中国传媒大学就利用其强大的动画制作实力,举办了一场动画版毕业典礼,在去年的毕业季迅速出圈,成了“网红级典礼”。

纵使如此,未能被校长真实地拨穗,未能和同学、老师肩并肩拍照,未能喜乐融融欢聚一堂,总会留下些遗憾。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为此补办毕业典礼,这份心意与情谊值得点赞。

实际上,全国不少高校也都采用了这种两届毕业生共同参加毕业典礼的形式。有的高校如北京大学,甚至专门在今年5月4日举办了一场“非毕业季”的毕业典礼,让毕业生们知道,母校没有忘记他们,而共同经历艰辛与离别之后,也终会有相聚与欢笑。也因此,今年同样因疫情而没有现场毕业典礼的广东多所高校也已承诺,欢迎毕业生们“在今后任何一个毕业季返校参加拨穗正冠仪式”。

母校会是毕业生们一生的牵挂。而能让毕业生们不留遗憾地离开母校,也是为他们的一段学校生活画上完美句点。无论是已经踏进社会,还是即将走出校门的毕业生们,有了母校给予的关爱与力量,相信他们,在未来的路上一定能走得更加坚定和勇敢。□和生(媒体人)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旅游者野外探险须依法而行
下一篇:把报志愿的权利多给孩子一些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